蕭文明在倭國的所作所為,可不敢跟皇帝明說出來,否則那罪過一點不在六麻子以下——那可是公開地在外國培植自己的勢力啊!

當然了,這樣的回答也是留了餘地的,要是皇帝知道的事情太多,蕭文明一樣可以繼續補充,不能算欺君。

對於蕭文明的回答,皇帝似乎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看來你還算老實,沒有隱瞞朕。”

老實?

那可真是過獎蕭文明瞭!

皇帝又繼續說道:“不過你這樣做,確實有不合規矩的地方,朕老早就同師傅商量過你的事了,說是早兩三年,朕必然對你嚴加懲處,否則要是天下的官員以及屯田所的千戶、百戶,人人都效仿你,不是天下大亂了嗎?不過現在想想,要是人人都像你蕭文明一樣,雖然做不到天下大治,但至少也不會如此凋敝。”

皇帝的話似乎別有含義,蕭文明一時不敢搭話,只能繼續謙虛道:“皇上謬讚了……”

“不謬讚,不謬讚,你做的很好。你跑了倭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一趟之後,各地報上來倭寇入編騷擾的奏章,就幾乎看不到了。羈縻外邦,也算是頗有成效。並且非但沒有花錢,反而賺了錢了。如今天下的文武大臣之中,有幾個有你這樣的本事?”

皇帝越說越是激動,批閱奏章的手也停了下來,將筆重新擱回筆架:“還不光是倭國,戎羌也是一樣。自從戎羌互市以來,北邊的摩擦日益減少,這回就連戎羌的達利可汗都親自來替老皇叔奔喪,並且我大齊朝一沒有花錢收買,二沒有派公主和親,兩國開放互市也不過是互有盈利而已。朕的武功雖然沒有太祖太宗那般的顯赫,但是能做到這一點,也可以無愧於面對列祖列宗了。”

這話說的有政治遺言的意思了,蕭文明壓根就不敢接話。

可這時皇帝又徒窮匕現地來了一句:“可就是讓你一個小小的屯田所,管理外藩事務,實在是有違祖制,也怕你管不過來。不如這樣,你把同倭國的事務移交給泉州市舶司,如何?”

聽著這話蕭文明腦袋“轟”地一響:移交給泉州市舶司,這是什麼道理?

耍我嗎?

為了搞定倭國,老子費了多少力氣,從剛剛穿越到金陵接受考核開始,好幾次幾乎命喪倭寇之手,卻依舊保持了極大的耐心——又是進行通商、又是扶持代理人,瞅著不行,甚至親自下場介入倭寇的內戰,就連自己的小弟弟都勞累的不行……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就連打算同蕭文明競爭倭國控制權的顧樂安,都因此間接的喪念在蕭文明手中。

這才終於將倭國徹底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且不必去說,就連自己的寶貝疙瘩蕭家軍都在這個過程當中死傷了二三十人之多!

蕭文明付出了那麼大的成本,不就是為了將我國徹底掌控在自己的手裡,甚至成為自己的殖民地嗎?

你皇帝倒好,輕輕巧巧一句話,就要把倭國的權益拱手讓給別人,這怎麼能行?

並且讓他還不是旁人,而是泉州市舶司董家!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