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一出手,效果就不同凡響,蕭家軍所到之處,原川家的人馬,無不如大水崩沙一般敗退下去,毫無懸念……

就這麼幾仗打下來,蕭家軍的名氣在倭國是越來越響,到後來只要遠遠瞧見蕭文明打出的那一面“蕭”字大旗,膽敢過來搗亂的原川家的軍隊,便會立即選擇望風而逃,就連線觸一下的勇氣都沒有了……

就這樣,蕭文明帶領著富山吉秀等一群倭國的諸侯,連殺帶打,同時又不斷有人加入,就這樣走了十天的時間,終於來到了原山家的主城之下。

這一路上蕭文明除了行軍打仗之外,對倭國的基本情況也有了個直觀的瞭解。

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很差,商品經濟幾乎完全不存在,除了少數幾個海港城市還算有點樣子之外,基本上都是由一個一個的農村組成的,壓根兒就還沒有形成商業化的大城市。

而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各個諸侯的主城也就是建立在廣大農村的一兩座堡壘而已,與其說是一座城,不如說是一間造在險要地形之上,略微高大一些、略微結實一些的大石頭房子而已。

不過同樣是石頭房子,建造的質量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原川家的這間房子或許就是倭國要塞建設的頂峰了。

只見他們的主城建立在一座高山之上,這座高山除了一側深入大海之外,另外三側都是懸崖峭壁,本身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形,再在其上費盡了幾代人的心血,用最堅固的岩石堆砌出一座要塞,一眼看來就令人望之卻步。

富山吉秀原本對攻破原川家的主城並沒有多大的信心,然而這一路之上,他和蕭文明一道作戰大凡十餘次,從來就沒有遇到過一次敗仗,給這個倭國小老頭的信心打滿了氣,對於攻陷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幸好這回爵爺領銜攻城,否則恐怕就是把全倭國的兵力都集結起來,都攻不下原川家的主城呢!”

“哦?是嗎?看樣子你對攻城作戰已經有了計劃了?說來聽聽。”

富山吉秀對於攻打這座城池還是做了一些功課的,面對蕭文明的提問,他當著一眾倭國諸侯的面,回答得頭頭是道。

原川家的主城之所以難攻不克,除了其建造在山上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側通著大海,那就需要攻城部隊同時需要有強大的海軍和陸軍。

否則就算路上三面將城池包圍了,可只要海上通暢,一樣可以把補給送到城池之中,這樣城池裡的人就可以長期支撐了,只要物資給得足,支援個二十年、三十年或許都不成問題……

所以說,富山吉秀提出來的方案,倒也頗具一些針對性,最直接的那就是請蕭文明出動戰艦,將主城專屬的碼頭一舉搗毀,將碼頭內停靠的所有船隻全部燒掉,這樣就斷絕了原川家透過海上渠道輸送補給的線路。

同時,再由陸上的部隊將所有陸路通道切斷。

這樣,失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物資的城池,就會好像失去了養分的花朵一樣漸漸枯萎,直到最終的凋謝。

富山吉秀說得好聽,但作戰方案十分淳樸——除了掌握制海權還算有點新意之外,不就是圍而不打嗎?

把斷絕了支援補給的城池團團圍住,圍他個三年五載的,等城裡的糧食吃完了,那城池也就陷落了……

“那你這樣圍,準備圍多久?”

“哎呀,這就難說了……”富山吉秀面露苦色,“原川家的城裡必然積累了不少的糧食,要等他們全部吃完喝完,還得等個兩三年的時間。這樣才能徹底瓦解他們的鬥志……”

聽這意思,攻城的人馬,裡外裡得等上個兩三年的,等到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要知道,對於蕭文明而言,倭國這個平臺實在是太小了些,他是要在廣袤無邊的歐亞大陸上縱橫馳騁的人物,怎麼可能在這個彈丸之地上,被一座小小的城池所牽制呢?

而且一牽制,就是兩三年的時間。

“圍困兩年?呵呵,你這是在開玩笑吧?總不見得讓我花兩年的時間就跟你們耗著吧?”

一聽蕭文明話語中充滿著不滿,富山吉秀也慌了,趕忙說道:“用不了兩年,用不了兩年,這座城雖然大,但是裡面聚集的人也不少……或者我算錯了,就這麼吃,恐怕一年裡面的糧食也消耗完了……”

好傢伙,嘴唇上下一掰扯,直接打了個對摺——兩年變一年……

看樣子不管過了多久,不管是不是到了另一個位面,倭國人的話還真的是沒法相信,拿出來的所謂“統計數字”,尤其是戰爭中的敵我傷亡數字——基本上也就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