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除了有蕭文明無比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之外,還靠著蕭文明精心佈置下的政治格局——讓倭國國內的諸侯之間,以及方山家的內部,全都為了爭奪蕭文明賜予的利益而爭奪不休。

他們自己人內鬥還來不及,哪有心思和功夫聯合起來對抗蕭文明呢?

人就是這樣,不管哪國的人都是一樣,內鬥起來,比對付任何敵人都要更加狠辣。

又安排了些事務之後,蕭文明便率領蕭家軍的兄弟們,再度登上三艘戰艦,離開了倭國這窮鄉僻壤,重新向廣袤的中原大陸航行而去。

蕭文明的目的地,當然是自己的家鄉臨海港,然而去臨海港之前,他還專程去了半途的捕魚島繞了一圈。

由於倭國正在進行內戰,而蕭文明也深入地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之中,原先在捕魚島交易的兩方都忙得脫不開身,讓這座原本興盛一時的小島,又再次陷入了沉寂,終於還是沒能恢復往日的熱鬧。

捕魚島再次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小荒島,不過這也是暫時的,捕魚島蕭文明終究是要利用起來的,並且島上的事務,他不會再會交給富山吉秀去打理了。

這個倭國的小老頭子現在可是個大忙人,有那麼多倭國的諸侯要等著他去照應,那還有時間和空間來管理這座小島呢?

當然了,就是富山吉秀想要管,蕭文明也不會把捕魚島交給他了——這座小島,蕭文明是會將其打造成為一個戰略緩衝的節點,當然不可能再交給一個倭國人了,而他要託付給的人,就是在南洋長大的華裔戴建平。

戴建平的人品,蕭文明初次接觸下來還算不錯,這回把他帶在身邊,充作翻譯參與到平定原川家的倭國內戰當中,他也算盡忠職守。

並且根據謀士溫伯明的觀察,也能確定戴建平果然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但是這座要什麼沒什麼的小島,要長期地呆下去,也不是什麼好差事。

蕭文明還是要徵詢一下戴建平的意見——他要是願意留下,那最好,該給的錢蕭文明一分也不會少,甚至還要多加投資,讓戴建平自由支用,以便將這座島建設起來;他要是不想留下來,那也可以理解,可以放他回家,賞銀也少不了他的。

戴建平仔細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

在南洋生活的華人雖然不少,但是畢竟是一塊蠻荒之地,在那邊想要靠著一己之力獲得一點成就並不容易,還真不如在蕭文明的羽翼之下,在這座小島上做出一番事業呢!

“爵爺讓我留下來,我願意,但還有個要求。”

“什麼要求?你儘管說嘛!”

“就是我老孃還在南洋,她年輕時候跟著我爹出海去討生活,已經四十多年沒有回家了,我想把她接出來,求爵爺能在中原賞他一座小屋、幾畝薄田,等百年之後也好魂歸故里。”說著說著,戴建平眼眶已然溼潤了。

蕭文明聽了這話鼻子一酸:好一個戴建平,居然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是個大孝子!

這樣的人,用起來那是最放心的,於是蕭文明當場就答應下來,先讓戴建平回臨海港去,看港口有沒有往返南洋的商船,要是遇到了就立刻隨船南下,趕緊把老孃接出來,自己自然會在臨海屯選一處上好的房屋來給老人家養老。

這些日子董建平同蕭文明一起在倭國,雖然談不上同生死,但至少也做到了共進退,對於蕭文明的人品他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蕭文明這個人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一個好人,但至少是待人真誠、嫉惡如仇,並且一言九鼎、從不食言——至少對朋友他是這樣的。

既然得到了他的保證,戴建平自然放心,恰巧海港里正好有一艘南洋來的貨船要揚帆起航,於是戴建平便告別了蕭文明,言明只要接出了老母親,就會立刻從南陽返回,便登船而去。

臨走之前,蕭文明當然賞了他不少的銀兩物品,戴建平這樣的正人君子原本是不需用一些蠅頭小利去誘惑,但是該給的錢還是要給的,不能讓老實人寒了心啊!

送走了戴建平,蕭文明便回了臨海屯。

這一回遠征倭國,蕭家軍的兄弟又有死傷……

說起來悲慘,經過了之前好幾番的血戰,蕭文明對於安葬戰友、撫卹家屬之類的善後工作,居然已經是十分熟悉的了,只可惜這種業務上的熟悉是他一點都不想要的。

並且他所面對的對手,是一日比一日的強大;面臨的局面是一日比一日的嚴峻;恐怕傷亡也會一日比一日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