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 顧樂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蕭文明便對湯光耀說道:“知府大人想要去追,那你就去追好了。你現在麾下有兵有將,當然可以行動,只可惜我手下這些兄弟都已經打得精疲力盡了,打了接連好幾天的仗,實在是沒有力氣再去追擊敵人了。”
湯光耀知道蕭文明手下蕭家軍的厲害,聽他拒絕追擊,心裡就又涼了一大半,早就已經打起退堂鼓了。
然而黑旗軍畢竟是逆賊,這會又跨江作戰,本身就是有湯光耀失察之罪,要是再聽之任之,放過他們跑回江南,恐怕朝廷那邊不好交代。
於是湯光耀只能半是命令、半是央求地請求他帶來的那些屯田所的軍官們,“請”他們出兵追擊黑旗軍。
這些個軍官也都不傻,知道沒了蕭文明的蕭家軍作為中流砥柱,光靠自己手下那些屯田兵,連給黑旗軍塞牙縫都不夠,便默不作聲,拒絕了湯光耀的請求。
他們擺出來的理由那裡是五花八門,最多的還是說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點趕了幾天路,連頓飽飯都沒吃,根本就跑不動路、邁不開腿了……
這理由雖然有些矯情,但也說得過去,湯光耀聽了既是感到無可奈何,卻有多少釋然了——反正這些理由是屯田所提出來的,也都說得過去,到時候朝廷問起來自然可以把這些軍官給抬出去,不是我湯知府不願追擊窮寇,實在是手下的隊伍沒這個能力。
朝廷也就不用苛責了。
然而正當湯光耀這首“退堂鼓奏鳴曲”正要進入高潮部分的時候,一個聲音卻將樂曲打斷:“卑職願意謹遵知府大人之明,前往追擊敵寇!”
蕭文明
朝說話之人臉上望去,卻是一個生面孔……
蘇州府的這些屯田所的千戶、百戶,蕭文明沒一個不認識的——從金陵考試開始,一直到南下福建剿滅白炎教叛亂,雖然同他們算不上是生死弟兄,但也結下了戰鬥友誼,然而眼前這個人蕭文明卻是一點都不認識。
驚訝之餘,蕭文明搶在湯光耀的面前問道:“這位大人倒是少見,不知尊姓大名?在何處任職?”
蕭文明一個屯田所的千戶,趕在知府大人的面前插話,本就是莫大的僭越,然而湯光耀已經被蕭文明徹底收服,甚至連他這個知府之位都是靠著蕭文明才得到的,因此蕭文明這麼說,湯光耀甚至沒有感覺到絲毫不妥,只是靜靜站在一旁。
那說話之人,臉上卻現出一絲驚訝,隨即收斂住了心神,回答道:“末將乃是前進屯百戶顧樂安,久聞蕭千戶威名,久仰久仰!”
原來這就是顧樂安!
擔任了前進屯百戶之位的顧樂安!
原本前進屯就是蕭文明一手主持新建起來的,甚至將他已經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打算安排自己手下的頭目張俊接任這個新設的屯田所的千戶之職。
卻不料這個要衝之地,受到了康親王、董鴻儒等多方覬覦,一番爭鬥下來,居然便宜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顧樂安……
這個顧樂安原本也是福建地方上的豪強地主,因在白炎教之亂中,自己出錢編練團練取得了戰功,得到了朝廷的賞賜,這才被封為屯田所的百戶。
蕭文明之前聽說過他的名字,又或者同他有過一面之緣,只不過那時候在福建,蕭文明同這些地方團練打交道的時候,身旁、身後站著的是毅親王、戴鸞翔這樣的大人物,顧樂安以一個尋常團練的身份面見蕭文明,也不過是個小嘍囉而已,蕭文明壓根不會怎麼在意他。
然而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這個顧樂安搖身一變,居然可以和蕭文明平起平坐地說話了……
蕭文明這才有興趣正眼瞧他一眼:只見這個顧樂安身材頗高,按照後世的說法,怎麼著也得有一米八三八十的樣子。
面相甚是溫和,乾乾淨淨的臉上留著幾縷精心梳理過的鬍鬚,頗有一種從容不迫、處變不驚的大氣,而他身上穿著的衣服雖不華麗鋪張,但也看得出是用精心挑選的面料又經過精心裁剪出來的,這乍一眼看上去,的確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然而真有什麼毛病的話,顧樂安出現在這裡本身就是個毛病。
於是蕭文明問道:“不對吧?顧百戶,前進屯設在衢州府,你應該受衢州府的管轄和節制,跑到蘇州府來做什麼?”
顧樂安卻是應答自如:“啊——蕭大人這就有所不知了,前進屯的位置雖然是在衢州府,但兵部下了專門的鈞令,說是前軍屯歸由蘇州府管轄。卑職不敢違令,聽說蕭千戶得臨海屯這邊有難,便跟著蘇州知府湯大人一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