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越來越感到心中不安,但是這一戰他志在必得,一點小小的挫折,並不能動搖他的決心。

本來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有時候敵人分明在北方卻往南方追擊,這種南轅北轍的事情做出來也是很正常的。

而按照現在的情形來分析,大概不過是蕭文明在測算距離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偏差,又或者是楊安平臨時移動了自己的中軍大營,僅此而已。

這一點小小的變化似乎不影響大局。

因為看黑旗軍目前的樣子,仍舊沒有意識到蕭文明已經發起的突襲,壓根就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那就繼續前進吧!

反正無論如何,敵軍就在前面,只要繼續前進,就一定能夠找到並且戰勝對手!

其實這時蕭文明手下的三個頭目——劉辰、胡宇和張俊,也都多少已察覺到了情形的變化,感受到了一絲不安和惶恐。

但是這種不安和惶恐卻又沒有什麼證據,並且出於他們對蕭文明的絕對信任,依舊跟在蕭文明身後,帶領著本部的蕭家軍的兄弟們,繼續閉口不言、向前突進。

就這樣,追著遠處的火光,蕭文明又率領大軍走了四五里地,一路走來依舊是十分的順利,可遠處那一點火光,依舊在遙遙地飄動,不遠不近、不亮不暗,就彷彿並不是在真實的世界當中的,是來自於另一個時空……

蕭文明的疑惑越來越強,越來越重,眼看著前面的黑暗依舊無邊無際,分明是在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上,卻依舊感到了巨大的陌生感。

蕭文明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終於停下了腳步,發出輕微而又堅定的聲音:“兄弟們,怕是中計了……這營咱們晚上不劫了,立即回家!”

原本蕭家軍的弟兄就對蕭文明唯命是從,既是蕭文明下令,他們必然是遵循不悖,並且這些蕭家軍——特別是其中三百名老蕭家軍的兄弟——那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兵了,出生入死不知多少回,光憑直覺就能聞到危險的氣息。

他們早就發覺戰況的不對勁,就等著蕭文明下令班師回屯。

於是五百蕭家軍立即停下了腳步,前隊變成後隊,秩序不亂、井然有序地準備向後退卻。

這時,忽然遠處的那一盞燈火驟然熄滅,原本就漆黑一片的夜色變得更加深沉,深沉的夜色之中喊殺聲四起,越來越接近、越來越響亮。

是中了埋伏了!

對此蕭文明早就有所預料,因此他一點都不慌張,反而是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畢竟他剛才還在想不通,為什麼走了那麼遠的路都沒有觸及到楊安平的中軍,原來他們果然是了個誘敵深入之計!

楊安平的算盤打得很精明:就等著蕭文明輕易闖入他們的包圍圈,再將蕭家軍圍而殲之!

只可惜它們雖然有幸吃到蕭文明,卻未必長了一副好牙口,甚至連牙齒都不一定長齊了。

因為蕭文明對對於這裡的地形十分熟悉,這邊都是一眼豁然開朗的大平原,根本就沒有可供埋伏軍隊的複雜的地形。

沒有地方隱藏兵力,那也就不能集結兵力,沒有集結兵力,憑什麼吃掉蕭

文明?

可是令蕭文明感到意外的是,在前方的黑暗之中,不斷有人影閃現,嘈嘈雜雜成群結隊,顯然不是一兩百人的規模,少說也得有千餘人之多!

蕭文明並沒有感到害怕,因為他對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蕭家軍極有自信,自信就靠黑旗軍這樣的戰鬥力,單單是兩三倍的兵力優勢,根本就無法戰勝蕭文明。

他更好奇,這麼多人馬到底是隱藏在哪裡的,怎麼就好像是從地底下鑽出來的一樣?

既然已經中了埋伏,退卻肯定是不行的。

在黑夜裡掉頭逃跑,是一種完全沒有確定性的行動,哪怕就是訓練有素有如蕭家軍,也極有可能互相踐踏而造成傷亡。

甚至還有可能,夜裡跑著跑著迷了路,一不小心就落了單,然後被敵軍幾個人圍攻打一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於是蕭文明立即下令,點起所攜帶的松明、火把將四周照亮——當著明人不做暗事,既然已經挑開了,那就大打一場吧!

在光亮之中,蕭文明的蕭家軍自覺地擺出了鴛鴦陣的陣型,就等著同四面八方湧來的黑旗軍正面交鋒,苦鬥一場!

不過黑旗軍卻並沒有完成對蕭文明的包圍,黑旗軍的人馬呈扇形展開,卻始終是在蕭文明的正面,也就是說蕭家軍的側翼和背後並沒有受到威脅。

這也幸虧蕭文明發現情況發現得足夠早,沒有直接一腳踏進陷阱就及時把腳收了回來,否則要是再多走幾步,就勢必會陷入重重圍困之中。

既然是正面對敵,那蕭文明就更加沒什麼好害怕的了。

正面迎著敵軍,蕭家軍還真沒害怕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