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顯的,就是那一面碩大的“蕭”字大旗油依舊在臨海屯上迎風飄動,驕傲地反射著冬日的暖陽,放出的光芒映入蕭文明的眼簾,似乎給蕭文明帶來了一絲的溫暖。

蕭文明心中稍稍安定,便命令手下的弟兄敲響戰鼓、吹起號角,示意:我蕭文明來了!

如果說是正經的沙場決鬥的話,在這樣的局勢之下,蕭文明毫無疑問是應該立即向對手身後發起突然攻擊的,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但是現在的蕭文明卻不願意這麼做。

黑旗軍平時都自稱光明正大,今日卻做出偷襲之舉。

而蕭文明偏要堂堂正正,宣示自己的到來,並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要再去攻打臨海屯了。

蕭文明這樣大張旗鼓,果然引起了黑旗軍的注意——要是這樣了都沒法發現蕭文明的行動,那黑旗軍就是瞎子和聾子了。

不過他們現在和聾子、瞎子差不也不大了,畢竟蕭文明接連透過了楊妙真、李全和陸大石三關,黑旗軍卻仍舊後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知後覺的,可見他們對戰場的把控能力幾乎為零。

看起來這支由山賊、響馬、綠林好漢集結起來的大軍,終究還是沒法和真正戰鬥力強大的正規軍相比,並沒有掌握正規軍成系統的用兵方式。

不過這支很大意義上的烏合之眾依舊是派頭十足。

只聽一聲吶喊,在無數人馬的簇擁之下,大頭領楊安平前呼後擁地走了出來。

一路走來,無數人高呼“大當家”“楊頭領”,招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簡直就是一個乞丐版的天子出巡。

這時方才被蕭文明遠遠拉在後面的楊妙珍、李全和陸大石三人方趕了上來。

因有楊妙真節制另外兩人,故而他們沒有向蕭文明發動進攻,而是繞過蕭家軍的隊伍和楊安平會同一處。

這下楊安平一邊的勢力就更強了。

但是蕭文明毫無懼色,他翻身下馬,一左一右在林丹楓和宋星遙的護衛下,在溫伯明的參贊下,徑直走向楊安平在離他大約十來步的地方站住了腳。

蕭文明不卑不亢,拱手問道:“這位便是黑旗軍楊安平——楊頭領嗎?在下蕭文明,素來聽聞的大名,知道你是堂堂黑旗軍的領袖,威震山東、河朔。沒由來打我的臨海屯做什麼?”

楊安平身材並不高大,比他的妹妹楊妙真只高了半個腦袋,長相卻極清秀,要不是下巴留著幾縷稀疏的鬍鬚,說他是個大姑娘都有人信。並且他氣色似乎不是很好,臉色煞白,即便是習武之人,說起話來也顯得有些中氣不足。

“蕭大人的名字,楊某也是早有耳聞,真是久仰久仰了!”

一聽這兩個人說話還算客氣,楊妙真立即趕來打個圓場:“大家都是爽快人,有什麼事情說不開的,就不用大動干戈了吧!”

蕭文明也知道,楊妙真一邊是自己這個需要維護的兄弟,一邊則是那位需要支援的大哥,他一個女子夾在當中裡外不是人,的確是有夠難做的。

但是正如他所說的,有事情,就是非要說開不可!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