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7 劊子手戴鸞翔(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比戴松大不了幾歲,卻因為和他的父親戴鸞翔稱兄道弟,因此變成了這位少年將軍的長輩:“賢侄,數日不見,今日又在此處相遇,可不能說是有緣分吧!”
戴鸞翔雖然是武將出身,但是家教極好,讓這位少年將軍也是彬彬有禮,對著蕭文明拱手回禮道:“喲!原來是蕭大人。別來無恙。不知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蕭文明當然選擇息事寧人:“沒什麼,是一場誤會,一場誤會而已。”
戴松雖直、卻不傻,他見滿地盡是散落的貨物,路上還碰到了狼狽逃竄的行商,便知此事無法用“誤會”二字就可以簡單概括。
於是戴松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蕭大人,一路之上我聽說是有人半路打劫,這才是匆忙趕來的,看著滿地的狼藉,怕不僅是‘誤會’那麼簡單吧?”
真不愧是戴藍翔的兒子,戴嵩果然心思細密,一下子就超出了其中的破綻。
然而蕭文明還是想要幫幾方面都解一解圍:“哪裡的事?其實就是我同這幾個黑旗軍的弟兄,鬧了些誤會出來。誤會雖然不小,這仍
舊是誤會而已。說起來黑旗軍也都是忠義之時,雖然偶爾同朝廷作對,但也不全是窮兇極惡之徒。這話,我記得戴元帥也曾經說過。”
戴鸞翔的確說過這幾句話。
對於黑旗軍,戴鸞翔的態度同蕭文明一樣的複雜。
一方面,他知道黑細菌中雖然也有不少殺人放火的江洋大盜,但大多是忠義之輩,其中還有不少官逼 民反的義士。而其頭目楊安平雖然有不臣之心,但也還算能夠善待百姓。如果他們能夠歸順朝廷,勢必能夠成為大氣朝廷一直重要的機動力量,尤其是他們戰鬥力不俗,並且常常馬軍行動,是對付戎羌騎兵的不二利器。
然而黑旗軍偏偏同朝廷作對,在朝廷眼裡是毫無疑問的反賊,面對反賊朝廷當然不會心慈手軟。
實際上,早年戴鸞翔尚未統領大齊北方防線的時候,就曾多次奉了朝廷的命令,剿滅過不少黑旗軍,手上也沾滿了他們兄弟的心血。
所以在黑旗軍的眼裡,戴鸞翔其實也是鎮壓他們的劊子手之一。
並且由於戴鸞翔用兵如神,可能還是所有劊子手裡最難對付的一個。
戴松是戴鸞翔的兒子,父親對於黑旗軍這種曖昧彆扭的態度,也毫無疑問地影響到了他。
面對黑旗軍,戴松既不願意扭頭就走,也不肯不分青紅皂白就直接發起進攻,不過這裡好歹還有一個蕭文明,可以替他拿拿主意。
“蕭大人,黑騎軍素來在煽動一帶活動,這次怎麼跨過運河,跑到山西來了?不知是何原因?”
這相當於給蕭文明又找了個下臺階的辦法:“也沒有什麼原因,其實就是一點小誤會。這邊由我主持,賢侄有是可以先忙,就請放心好了。”
有蕭文明這話,戴松在他父親那裡就交代得過去了,便拱手應承道:“那樣便好。有蕭大人在此,那小侄就先退下了。至於這些商人自然由我護送。”
戴松這句話就解釋了他為何了會來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