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報出李全這個名字,也是因為這位李鐵槍素來就同自己作對,並且哪怕是在黑旗軍裡也是屬於性格桀驁不馴的,是他的手下在這裡搶劫,機率明顯是最大的。

沒想到那漢子卻否決了蕭文明的猜想:“李全還敢號稱什麼李鐵槍?他在官軍手裡吃了那麼多敗仗,把我黑旗軍的臉都丟光了!我怎麼可能是他的手下?”

“那不知這位壯士,又是哪位頭領的麾下?”蕭文明問道。

聽得了這話,這漢子頗為自豪地回答:“老子陸大石,乃是黑旗軍楊頭領的手下!那李全掛上黑旗才幾天?在我姓陸的面前,也就是個小字輩!”

“楊頭領?也不知是姑姑楊妙真,還是他的兄長楊安平?”

陸大石回答:“自然是楊大頭領!”

這個回

答對蕭文明而言不好不壞。

如果這個陸大石是楊妙真的手下,那自然是最好,一切都好說。

而楊平安,蕭文明就只聞其名而未見其面,也不知他是個怎樣的個性,更加不知道他手下都是些什麼脾氣,就需要好好試探一下。

不過反正不是李全的人,那總是能講一講道理的。

於是蕭文明說道:“原來是陸大哥。不瞞你說,在下蕭文明,雖然同你的頭頂楊安平並不相識,卻和楊妙真姐姐頗有幾分淵源,機緣巧合之下,還結拜為姐弟。此事,這位姑蘇大俠林丹楓可以作證。不知陸大哥之前有沒有聽說過?”

又是楊妙真、又是林丹楓,蕭文明一下子抬出了武林之中兩個響噹噹的人物,不由地陸大石心中一怔。

他原本是個粗魯漢子,但是這兩個人的名氣如雷貫耳,也禁不住從他那又淺又小的腦海裡仔細搜尋了一番。

果然,陸大石的確聽說過他們的“姑姑”楊妙真的確在江南認下了一個弟兄,並且說明了,黑旗軍的兄弟見到他之後,都要給幾分面子。

但是據說他認下的這個弟弟,還是個朝廷的小軍官,惹得楊妙真的兄長——也就是黑旗軍的大頭領——楊安平好一陣的不高興。

本來嘛!黑旗軍素來同朝廷作對,楊妙真又多了個朝廷中人的兄弟,叫大家將來還怎麼好動手?

因為有了這樣一層關係,陸大石便也沒有什麼好氣色:“我黑旗軍向來劫富濟貧。這幾個奸商,打劫得他們的東西,除了我黑旗軍自家的弟兄享用之外,還要分給附近的百姓,又有什麼不妥?”

這幾句話樸素倒是足夠樸素的,但是道理就未必全對。

打家劫舍、劫富濟貧,聽起來固然爽快,實際上卻也不過是一時之快,要是因此阻斷了商路,造成了貿易的斷絕、生產的停滯,那恐怕對百姓的影響,要比劫掠這幾個財物要重的多。

不過這種深層次的道理,對陸大石這個泥腿子肯定是說不通的,於是蕭文明就說了一個更加淺顯直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