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戴鬆快馬加鞭又趕了回來,帶回來是皇上的聖旨。

果然不出溫伯明所料,皇帝對於蕭文明的選址表示贊同,並且告訴蕭文明:戎羌那邊需要的過冬物資,相國衛玉章已經責成戶部、工部備齊,正在運送的路上,要他做好接收的準備。

看樣子還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一身。

那蕭文明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於是他便讓溫伯明代筆寫了回信,再將此處的情況報告給皇帝和我不要,又讓戴松去找他的父親戴鸞翔,請他幫忙解決渡船的問題。

最好是派來水師的大船——寬大結實並且撐船的也都是大齊軍隊裡計程車卒,方便管理。

送走戴松之後,蕭文明又找到了達多,通知他大齊這邊已經做好了互市交易的準備,讓他也可通知自己的兄長達利可汗,派人過來接收物資,開展貿易。

誰知達多這邊早就已經有所動作了。

早在蕭文明選定市場的位置之前,他就已經事先派了人去通知哥哥達利可汗,並且說明,因同蕭文明一起行動,故而在途中派人出去聯絡都有不便,要達利可汗事先派出可靠之人,渡過黃河遠遠尾隨自己的行動。

達利可汗手下精英薈萃,辦理這一點小事當然不難。

因此當達多接到了蕭文明的要求,派出了人不久之後,便同達利可汗接上了頭。

達利可汗本人也有心促成互市,並且也需要及早消除掉部落內部的不同聲音,因此不加猶豫,立即從自己親屬的部落中,派出了幾百人的隊伍,趕起牛羊馬匹,再取出平時積攢下的毛皮、黃金和寶石,趕來黃河邊上,同大齊互市交易。

因此,當兩座高臺之上同時發現遠處彷彿天空白雲一般的羊群的時候,達多派出的人才不過走了四天而已。

這時戴鸞翔調來的黃河水勢的官船,也才將將趕到渡口,至於朝廷準備的物資,還有兩天的路程才能來到黃河邊上。

看著黃河對岸,那似乎一眼望不到邊的羊群,就算知道達利克還是誠心過來交易的,蕭文明也不免心中慌張。

他趕緊讓達多再派人送信到對岸去,說大齊這裡還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做好交椅的準備,請戎羌的人馬就地安營,等貨物、人員到達之後才能經渡船渡過黃河。

這個要求雖然透著幾分心虛,但也不算過分、合情合理,達多並沒有反對,當即派人過河去傳送訊息。

戎羌人逐水草而居,讓他們臨時安營紮寨,並不是什麼難以執行的命令,不過片刻時刻他們便約束好了牛羊馬匹,又在草原上搭起了好幾十個帳篷。

這些帳篷雖然不像後世蒙古包那樣完善,但也簡陋不到哪裡去,遮風擋雨還是不成問題的。

見到這一幕,蕭文明心裡就止不住的發慌。

戎羌人時聚時散、飄忽不定,真的就像草原上的雲朵一樣。

而大秦王朝的進攻就算再強,也不過就是一陣狂風,可以把雲朵吹散、吹到消失無蹤,但是轉眼之後他們就會再次聚集起來。

那麼等戎

羌的戰雲再次密佈的時候,大齊王朝有沒有能力再颳起這樣一陣狂風呢?

並不能算是反應過度,見了戎羌這副陣仗,蕭文明趕緊調集棋手下的蕭家軍,立即將原先的營帳換一個地方,換到了黃河邊上,似乎隔著黃河就要同對手唱一出對臺戲,這樣才能顯示出大齊的軍威,叫對面不敢輕舉妄動。

哪怕隔著黃河,蕭文明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或許真的是他蕭家軍的陣容,震懾住了戎羌人,又或者他們一開始就沒有發動進攻的打算,這一夜,終於在滔滔黃河水的催眠下平靜地度過了……

待到第二天,按照蕭文明原本的計劃,讓達多派人傳令,叫戎羌那邊先送五百頭羊過來,即是宣告互市交易的正式開始。

然而達多卻說:“先送羊,還不如先送馬。我兄長可汗,已經如約給蕭大人準備好了五百匹駿馬,要不要先送過來?”

蕭文明聽了眼前一亮,戰馬正是他所急需的,當然想早一天看到、早一天拿在手裡,就早一天安心、早一天高興。

但是一想到這裡還有康親王,被他看見了,萬一眼紅想討幾匹回去也就罷了,搞不好還會告自己一個收受戎羌賄賂、裡通外國的罪名,那可就純屬沒事找事兒了。

因此蕭文明決定還是讓戎羌先把羊送過來,順帶著也可以帶一些,貴重物品以示誠意。

達多無話可將,立即派人乘船北渡黃河,等船回來的時候,帶回來的是一船五六十隻大肥羊,以及不少黃金寶石。

尤其是後者,黃金都是一塊一塊的狗頭金,大的有半個腦袋那麼大,小的也有小孩拳頭的大小;至於寶石,則是一顆一顆紅的、藍的、綠的,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