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 還是位王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多達聽得這話,自失地一笑:“中原果然是地大物博、人才濟濟,這回我真的是服了……”
蕭文明點頭道:“我們開門見山,有什麼事情就敞開了講。你說十兩銀子,我說三十兩銀子,最後二十兩銀子成交,痛痛快快、光明磊落的,也總比藏著掖著的強!”
蕭文明這幾句話說得胸有成竹,不像是從一個微莫小吏嘴裡說出來的,讓多達瞬間覺得蕭文明乃是互市談判之中一個關鍵的人物,並且腦子極其清醒。
在談判的過程中,像這樣理智且清醒的人,與他對抗是不明智的,甚至只會起到反作用,那就索性亮出自己一部分的底線。
於是多達清了清嗓子:“蕭大人不瞞你說,我們南下之前,達利可汗特意對我說過,這回出使大齊不能空手而歸,一定要達成互市。只要大齊朝不過分無禮,提出讓我們稱臣納貢,那麼別的一切都好談。可汗說了,大齊百姓的血流夠了,戎羌勇士的血也流夠了,是該歇歇了。”
這幾句話讓蕭文明眼前一亮,沒想到在多達口中的這個達利可汗,倒也不是那種只知道廝殺的蠻子,可以說是具有很長遠的政治眼光的。
像這種厲害的角色,實力雄厚、意志堅強、思路也很清晰,他有他的底線,也有他的策略,想要在談判當中佔這樣的人的便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果不其然。
又聽多達說道:“剛才蕭大人說我在朝會的時候翻譯有問題,我承認。但是這位先生既然懂得戎羌化,那自然知道,很多地方我沒有翻譯出來;有些地方,又多加了幾句胡話。也都是在替大齊朝說好話,也是為了促成互市的。”
多達這幾句話就沒法驗證了。
溫伯明固然會幾句戎羌話,但是朝會的時候他並不在場,當然也就不知道多達是怎樣翻譯桑格的話的,而且就算他知道,恐怕也難以第一時間,準確地拆穿多達的小把戲。
因為溫伯明學習戎羌語言,不過是為了研究其音韻音律而已,從來沒有在戎羌的語言環境下生活過。
因此在案頭上,讓他做中原話和戎羌話之間的互譯,他可以做到當仁不讓的“信、達、雅”,然而要讓他用戎羌話進行日常交流那就難了。
這就好像溫伯明學的是後世的所謂“啞巴英語”,做題目參加高考不成問題,但要讓他用學到的英語,去飯店裡麵點菜,那可就難比登天了……
按照常理,像這種重大的外交場合,沒有翻譯肯定是不行的,禮部下面設有同文館,養的就是翻譯人才。這幫人都是專業的、吃朝廷俸祿的,自然也會對翻譯的內容負責。
但是大齊朝同中國所有古代王朝一樣,對於專業的技術官員都是十分輕視的,就好像昨日朝會那樣的重大外交場合,就連六部的右侍郎都沒有資格參與,更何況幾個品級低微的翻譯了。
並且這些翻譯,腦袋上又低又矮的烏紗帽,也都是朝廷特進授
予的,同那些透過科舉的正人君子有著天壤之別,能夠在禮部混個臉熟,太太平平吃七品官俸祿退休,就已經是祖墳冒煙了。
好比這樣的微末前程,又怎麼可能共襄盛舉呢?
就如此這般,蕭文明一下子成了朝廷中第一個——也是現眼下唯一的一個——掌握戎羌底線的人,並且蕭文明發現的底線還遠不止此。
只聽他的謀士溫伯明又問道:“這位使臣雖然只是一介翻譯,可膽子也未免太大了些吧?胡亂說話,就不怕被你家大汗殺了頭?又或者根本就不用大汗出面,就是那位副國師,一樣可以取了你的性命!”
這話一下子就給蕭文明提了個醒。
就是那個真實歷史上存在的沈惟敬,最後也是禍從口出,被大明朝廷砍了腦袋。
沈惟敬只是一個妄圖投機的混混,多達顯然不是,他當然知道自己口無遮攔、欺上瞞下會是個怎樣的結果。
而他依舊敢於這樣做,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真的得到了大汗的最高指示。
可問題是,就算戎羌的達利可汗有特別的旨意,那也不應該由小小的一個翻譯官來執行……
“多達,你到底是什麼人?我看不會只是一個翻譯吧?”
蕭文明這麼一問,多達立刻就是一愣。
他愣了半晌,忽然笑道:“真不愧是蕭大人,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身份。我這把戲既然已經露了餡,那再裝下去也就沒勁了。不瞞蕭大人說,這次出使大齊,我雖然只是區區翻譯,卻也是重任在肩。我的名字不叫多達,而叫達多,乃是達利可汗的親弟弟!”
好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