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康親王來此,極有可能就是為了替董鴻儒接任前進屯來走門路的,那麼桑淳元的面是非見不可的。

就算沒有這一層關係,那好比康親王這麼個扎眼的人物,突然出現在城中,以桑淳元對金陵城的把控能力,也一定早早的就知道了。

如果他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蕭文明何至於同桑淳元鬥上那麼多個回合,都始終不分勝負呢?

這是在瞧不起桑淳元的能力,還是在瞧不起蕭文明自己的能力?

那麼在同康親王發生了不愉快之後,桑淳元就派人過來驅趕蕭文明,會不會是一套預謀好了的組合拳?搞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搞背後又會有什麼難以示人的陰謀……

那怎麼辦?

總不見得為了駐軍的事情,就同桑淳元在金陵城裡大打出手吧?

如果康親王不在城裡,蕭文明耍個賴,說不定還能矇混過去,可偏偏這位位高權重的王爺就在眼前,一旦被他拿來上綱上線地作文章,那就不得了了。

搞不好還會被安插上一個“刺王殺駕”的大罪名,那就等同於謀反了!

謀反大罪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坐實了這條罪過,那就是朝廷頭等的欽犯,走誰的門路都沒用,走皇帝的門路都沒用……

桑淳元這一招,就好像在蕭文明面前,耍了狠狠刺了一拳——招式之乾脆、拳法之凌厲、落點之精準,那恐怕都是拳王泰森級別的了。

面對這樣的進攻,那就不要正面硬扛了,還是先避其鋒芒、猥瑣發育,等到對手一痛猛攻、攻得累了,露出了破綻再想辦法尋機反擊一擊制勝。

那麼就這樣妥協了嗎?

妥協固然是要妥協的,但也不能完全妥協。

仍舊好比拳擊比賽,的確是可以往後幾步退出來尋求喘息的機會,但要始終保持攻擊的距離和攻擊的準備,否則那就不是妥協了,而是徹徹底底的投降……

於是蕭文明尋即做了以下部署,自己手下的兩百蕭家軍分為兩隊:第一隊由劉辰帶領,點出隊中十個武藝高強、辦事機敏的老兄弟,跟在蕭文明和溫伯明的身邊,仍舊待在金陵城裡;剩下的弟兄則由胡宇帶領,退出金陵城外駐紮。

但是去到城外之後,也不是讓他們倒頭就睡大覺了,而是要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一旦城中有變,哪怕就是劈開了金陵城的城牆大門,也要立刻進城來接近他們的少爺蕭文明。

至於留在城裡的弟兄,也不用露宿街頭了,蕭文明多出了點錢,將餛飩攤攤主家的房子暫借下來——就只用住一晚上時間,蕭文明就可以掏十兩銀子的現錢!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