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一時猶豫了,但溫伯明隨即打斷了他的顧慮:“蕭兄可別忘了,桑總憲還有一個大把柄捏在蕭兄手裡呢!這個把柄,蕭兄始終引而不發,不就是為了應付今天這種局面的嗎?”

對呀!

桑淳元的兒子桑忠昌草菅人命這一樁大案,還沒了結呢!一個管教不嚴、縱容包庇的罪名,始終懸在桑淳元的腦袋上沒有落下來,正好可以用這件事情來威脅這位總憲大人,讓他替蕭文明出頭,那是再好不過的!

“走,這就出發!去金陵城去找桑淳元去!”

蕭文明幾乎在一念之間就定下了主意。

這次出發去金陵城,已經是蕭文明半年裡,第二次去這座江南道的首府了。

從臨海去金陵的這條路,蕭文明走了好幾遍,已經是駕輕就熟了,並且江南道有別於福建道,並沒有多少猖獗的白炎教做亂,因此路上十分太平,只需要打起“蕭”字大旗,再隨便帶幾個隨從,就足可以保證蕭文明的安全。

但蕭文明這次卻額外點了兩百名蕭家軍陪同,並且這兩百人之中一百是老兵、一百是新招募的新兵。

蕭文明帶著這一路人馬去金陵,不過就是讓這些新兵見見世面去的,在他的心裡自認為已經攥死了桑淳元的把柄,去金陵城辦事,那應該是極其輕鬆愉快的。

只可惜事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坐鎮金陵城的江南道總管桑淳元,是一個辦事謹慎小心的人,白炎教剛剛起勢之時,他就下令金陵全城戒嚴,城防做得異常小心。

然而實際上,他這樣嚴謹的部署並沒有起到實際上的作用。

白炎教對江南道的攻勢,打從一開始,就被蕭文明限制在了衢州府之內,因此當蕭文明在毅親王和戴鸞翔的指揮下,殺出江南道、殺奔福建道之後,金陵城的戒嚴也就隨之放鬆了。

如今,白炎教之亂已然進入尾聲,回頭再看金陵城,更是一切彷彿往常。

蕭文明的隊伍打著官軍的旗號,一路入城,並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來到江南道總憲衙門,打算叩門求見的蕭文明原以為會吃到閉門羹,不料看門的衙役態度十分客氣,除了說衙門地方狹窄,蕭文明只能帶五六個弟兄進去之外,並沒有任何攔阻。

至於其他沒能進入衙門的蕭家軍的弟兄,則可以在衙門外的廣場上列隊等候。

並且看門的衙役還說了:“按常理,說其他地方來的屯田兵是不能進城的,可蕭大人的蕭家軍軍令如山、軍紀嚴明,桑總憲特地命令網開一面的。”

一切應對得這樣客氣和合理,讓蕭文明在一時之間都有些恍惚了……

恍惚之間,蕭文明分明感到:桑淳元對於自己的到來,早有準備,一切都經過了事先的精心部署。

雖然未見得說眼前,這座江南道總管衙門之內,就一定是一個早已經佈設好了的,等待著自己闖進去的陷阱。

但蕭文明依舊不敢掉以輕心,唯恐著了桑淳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