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精銳程度和戰鬥力水平,現在的他們或許已經不遜色於大齊朝廷內任何一支軍隊了,但是距離一支真正的軍隊,他們還缺一堂最重要的課——那就是實際上陣殺敵的經驗。

上陣殺敵,那就是你死我活的勾當,這是任何口號都無法掩飾的。

有些人平時口號喊的震天響,可真到了上陣的時候,腿肚子都在打架,看到血就暈,那怎麼能行?

反倒是有些人曾經是沉默寡言,可是一上戰場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就要比前面那些人強一百倍。

但是實際上陣殺敵的機會又不是那麼好找的,有些禽獸一般的軍隊——比如說侵華日軍這號的——會故意殺老百姓來練膽……

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蕭文明怎麼做的出來?肯定是不行的。

要練膽也得找些倭寇、山賊之類的惡人,可問題就是自打蕭文明的蕭家軍成軍之後,別說是蘇州府一帶了,就是整個江南地區,都進入了幾十年之間從未有過的安寧和平的狀態。

畢竟這些惡人也不是呆人,他們都知道蕭文明現在正找出頭鳥呢,要是有哪個不識相的敢出來冒頭,蕭文明真的謝謝他了……

總之,蕭文明的練兵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

但是在練兵之時,他則在等待著另一個重要的訊息:將張俊調往衢州前進村設立新的屯田所,並接任百戶一職!

按理說,這件事情是由,毅親王點頭同意了的,朝廷的動作再慢也要趕緊落實,怎麼還這麼磨磨蹭蹭的?

兩個多月的時間一逝而過,秋天都快過去了,都快過春節了,卻是一點訊息都沒有。

別人不說,也虧得張俊是個性格沉穩、辦事小心的人,要是換了劉辰或者胡宇這兩個急性子,非得急得跳腳罵娘了,哪還有心思跟在蕭文明的屁股後面,安安靜靜地練兵?

但是總這麼拖下去也不是個事兒。

蕭文明也曾和溫伯明商議過,是不

是要到朝廷那邊去催一催,快把事情敲定了,石頭落地了,也好叫人放心。

然而溫伯明雖然也覺得事情奇怪,但依舊勸蕭文明稍微耐下一點性子,說不定毅親王的想法,是等平定白炎教叛亂之後,再辦理設立前進屯的事務。

如今白炎教雖然大勢已去,但究竟還是沒有徹底滅絕,等到福建康親王那邊將白炎教徹底剿滅,朝廷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事情才會最終定下來。

溫伯明說的也的確是個理由,至少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白炎教的判斷的確還沒有完全平定,據還留在福建那邊的蘇州府的屯田兵傳來訊息,說是白炎教在福建的勢力依舊十分猖獗——雖然他們之前佔領的大城市都已經被朝廷奪回來了,但是人有不少白炎教,跑到山裡、佔山為王,甚至還有幾個同福建南方的土司勾結在一起,讓朝廷剿滅起來就更加困難。

大齊朝廷在對付民變的時候,其實還是頗講策略的。

對那些“官逼 民反”而造成的叛亂,通常是撫剿相輔——剿滅一批,再招安一批,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