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把所有人全都安葬在一起吧,這才是真正的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老一輩的人這樣,新一輩的人也是同樣。

這一日,秋風肅殺,蕭家軍三百弟兄,連同那位已經受了重傷的,全都換上了嶄新的戰袍。戰袍雪白的顏色,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顯得格外的肅穆。

將骨灰罈埋入黃土的那一刻,這位弟兄的老孃和妹妹,已然哭得不能自已,同這位弟兄平時要好的幾個兄弟,同樣是熱淚盈眶,就是其他出生入死的子弟兵,也無不暗暗啜泣,偷偷地抹著眼淚。

蕭文明也是不勝感慨……

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樣一條路,想要手下三百弟兄一個都不傷亡,陪自己走完這趟旅程,又談何容易呢?

就連蕭家軍身上的這一身白衣,這身本來是為了替野驢嶺一戰陣亡的叔父輩戴孝,而特意選定的白色戰衣,蕭文明在年後也打算換成紅色的——用紅來作為顏色,在戰場上有一種不怕流血犧牲的意味,是能夠起到激勵士氣的。

孝服總有一天是要脫下來的。

整個臨海屯,包括臨海屯所在的這個大齊王朝,也不可能永遠都沉浸在野驢嶺的慘敗之中無法自拔,也是總有一天都要走出陰影,展開新的篇章!

大齊朝先不說,蕭文明臨海屯,雖然陣亡了一個老兄弟,但他隨即要增加將近七百個新兄弟。

為保穩妥起見,這七百個人蕭文明並不想好似完成任務一樣,一步到位地全部補齊,畢竟這樣就沖淡了老兄弟的鮮血的濃度。

他是打算逐步逐步慢慢補齊員額的。

但是無論如何,蕭家軍必將會迎來一次新的補充,並且還極有可能會有一百蕭家軍的老弟兄,會跟著張俊一起到衢州府去建立一個新的屯田所。

這一出一進,蕭家軍無疑會翻開全新的一頁篇章。

而從這方面看,這位弟兄的陣亡,似乎又帶上了額外的重大意義……

但是無論如何,中國人是講究蓋棺定論的,一切都是死者為大,這位弟兄既然去了,就讓它入土為安吧!

如果他腿腳快,投胎的早,那一定要重新投在臨海屯,繼續當蕭家軍的子弟;如果他腿腳慢,那最好就不要投在中國古代了,能夠長在紅旗下、泡在蜜罐裡,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那位受了重傷的弟兄,讓他重新上陣殺敵肯定是不行的了。

不過好在這位弟兄人挺聰明的,在溫伯明的手下讀書認字的時候,也是所有弟兄裡學的最好的之一。

那就讓他在這方面努力發展,成為蕭家軍的專職教頭,專司訓練臨海屯年輕的子弟和新入夥的兄弟,就能夠間接地替蕭家軍做些貢獻。

至於他日常的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