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 乍逢大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撓撓頭:“什麼‘遠近揚名’啊?我何德何能,哪有這樣的本事?就是我手下這班弟兄,現在也不過是會擺些花架子而已,真拉出去,能打得過誰?”
這話有些過於謙虛了,但也是事實,一支沒有經歷過實戰的隊伍,就算看上去再怎麼體面,也很難稱得上有多少真實的戰鬥力。
因此溫伯明對此不以為然:“蕭兄過謙了。花架子……花架子怎麼了?如今能擺出花架子的隊伍能有多少?”
溫伯明的話未免有些淒涼,去年野驢嶺一戰下來,朝廷元氣大傷,那些趕來金陵同蕭文明一道參加考核的隊伍,就連雜牌軍都稱不上。可見朝廷裡能嚇唬嚇唬人的軍隊,就已經不多了。
看來大齊朝廷要恢復元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我就多承溫兄吉言了。”蕭文明說道,“不過眼下還是先透過考核,成為正式的千戶再說吧。手下的弟兄,我還不滿意,還需要勤加練習,才能成為一支強軍。到時候還要請溫兄多多指點。”
兩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話,忽見蕭文明的中軍大帳門簾被猛地向外挑開,今日當值的頭目胡宇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稟告道:“少爺不好了!軍營外頭忽然亂起來了!”
蕭文明聽了一愣:“出什麼事?你說明白些!”
胡宇在蕭文明新提拔起來的三個頭目之中,是辦事最為麻利、行動最為迅速的一個,但缺點就是做事略微粗糙毛躁一些。
他急匆匆過來稟報,卻並沒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明白,面對蕭文明的問題也只能回答:“大黑天的,不太清楚。就只見無數百姓成群結隊往金陵城裡逃。可又聽說金陵城門關了,他們亂哄哄的,就跟沒頭蒼蠅似地亂衝亂跑……”
聽了胡宇這不知所謂的描述,蕭文明更是一頭霧水,用帶著疑惑的眼神看著正好在身邊的溫伯明:“溫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不知你有何高見。”
此刻,溫伯明的酒勁已退去了大半,腦子也清醒了不少,沉思道:“百姓半夜奔逃,無非是遇到了災禍。災禍只分天災人禍而已,如今正是深秋時節,天乾物燥,斷然是不會有大雨、山洪之類的災害,這裡有風平浪靜,也不像發生了地震。那想必就是人禍了,難不成是遇到了賊寇?”
話說一半,溫伯明便否決了自己的意見:“然而此地乃是金陵城下,地面素來太平無事,也不該會有什麼山賊、水匪……在下不才,實在是想不出來了。”
其實能分析到這樣一步,溫伯明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因此蕭文明點頭道:“溫兄所言果然有理。既然是人禍,那就是可以敉平的。胡宇,傳我的命令,叫咱們臨海屯的弟兄,不管睡下的,還是沒睡下的,全都集合起來!”
“是!”胡宇答應一聲又問,“少爺是否要叫弟兄們收拾起鋪蓋兵器,咱們也要撤回金陵城中?”
蕭文明想了想:“那倒不必,先看看再說。讓弟兄們配齊隨身的兵器,帶好火把松明就行了。”
胡宇又答應一聲,將蕭文明的命令複述了一遍,便退了下去。
蕭文明目送胡宇離開,又對溫伯明說道:“溫兄,我覺得這事兒不簡單啊,你是讀書人,精貴。不如這就派幾個弟兄先送你回城去,如何?”
溫伯明尚未答應,卻見門簾一挑,又有一人走了進來,此人不是剛剛出門的胡宇,卻也同蕭文明認識,乃是金陵遊擊將軍任當思身邊的一員偏將。
只見這位偏將跑得氣喘吁吁,好不容易喘勻了氣,便忙不迭地對蕭文明說道:“蕭大人,末將奉任將軍命令,前來向大人通報。金陵城外遇到了大夥賊人,金陵節度使呂將軍已下令立即關閉城門,以防賊人入城。任將軍要蕭千戶也立即提兵入城,以防有變。”
溫伯明果然有真才實學,他的猜測同任當思手下這員偏將的話兩相印證,已是八九不離十。
剛才已被打了預防針的蕭文明有了心理準備,聽了此人通報的情況,也就從容淡定了許多,便又問道:“這位將軍,你說亂軍就在城外,不知亂軍身在何處?又有多少人馬?”
這員偏將雖然年紀不輕,卻似乎要比蕭文明緊張許多:“乍逢大變,情況尚未探明。蕭千戶,任將軍的軍令我已帶到。城門不時就要關閉,我先回城去了,大人也請速速進城,免遭不測。”
“那其他屯田所的隊伍呢?是不是也要進城去?”蕭文明又問。
那偏將卻道:“這我就不知道了。末將軍令已帶到,這就回去了。”說著,這員偏將朝蕭文明隨意行了個禮,匆匆忙一轉身便離開了此處,想必是快馬加鞭返回金陵城去了。
任當思派來的這員偏將年紀也有四十出頭了——就算是沒吃過豬肉,也總過豬跑——看他慌張成這副樣子,蕭文明心中也產生了一絲不安:哪裡來的賊人,竟把正經的朝廷將軍嚇成這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