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做這件事,他是不知道的。並且王霸這人平日裡欺行霸市的,沒少給他惹麻煩,看在徐世約的面子上他這位縣太爺才多有包庇而已。

因此湯光耀一看被擒住的所謂帶頭鬧事的災民,居然是這小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吱嗚了半天,竟不知如何替他圓場。

這樣的場面之下,話已經不用再多說了。

蕭文明眼裡,如今的王霸不過就是一隻翻了身的臭王八而已,根本就不值得費神費力同他多廢話。

於是他冷笑一聲,對一臉尷尬的湯光耀說道:“縣令大人,看來是真相大白了,起頭鬧事的並不是什麼災民,而是這個大家的老熟人。這傢伙和我有仇,要是由我來處置,難免會被人說成是公報私仇。不如這樣,就請湯大人將王霸還有他手下的這些弟兄全都領回去,嚴加約束這事也就罷了。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按照王霸今天的所作所為,蕭文明就是當場打死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王霸自己也意識到今天算是栽了。

可沒想到蕭文明突然鬆口要饒他一命,那可真得拜佛謝恩了。

而湯光耀這邊雖然不想同王霸再有什麼瓜葛,然而王霸的面子可以不給,徐世約的錢卻是不能不拿的,只得點頭道:“這個王霸素來為非作歹,也是該管束管束了。恰巧我今天身邊還帶著三班衙役,便將他和他手下的那幫潑皮全都押回去,一定要嚴加審查,不許在橫生事端!”

說罷,湯光耀立即命令跟著自己一起來的衙役們押送起王霸一干人等,立即就返回臨海縣城。

這位湯縣令唯恐蕭文明反悔,便命令手下的衙役必須加緊行動,弄到平日裡抓人、拿人向來都是威風凜凜的衙役們,這次的行動卻好像逃難一樣,說不出的倉皇和狼狽。

大張旗鼓出城來的湯光耀,就這麼灰頭土臉地回城了。

而蕭文明冷笑著目送他們離開,隨即拉回人馬重新投入工作之中。

經過這麼一鬧,湯光耀就是臉皮再厚,也不敢再來干預蕭文明的行動了。

因此,蕭文明重新規劃土地的工程做得十分順利,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將臨海屯三百頃土地,從上百塊小土地整合成了五六塊大土地。

此外,還在這個過程中,挖掘了幾條溝渠、修建了幾座小水閘,算是最簡單的水利工程。別看這些水利工程不起眼,但至少灌溉土地這一點,比起過去全靠人拉肩扛地澆水,就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從今往後,臨海屯再進行屯田耕種,就是全屯上下統一勞動、統一收割、統一分配,走的是集體農莊的路子。並且隨著今後生產的發展,更要從單一的糧食生產,轉變為經濟作物的種植,然後 進行產業升級,逐步走向手工業和大機器工業的道路……

計劃正按照蕭文明預想的方向穩步推進,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蕭文明眼下最重要的任務依舊是順利透過省城的軍事考核,順利承襲世襲千戶的官位。只有這層官方身份的庇護,他才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首先來看,這件事情還算是比較簡單直接的,按照蕭文明的原先的計劃,按部就班地補充裝備、嚴格訓練就好了。

又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蕭文明麾下三百子弟兵已然初步成軍。

只見他們穿著統一制式的軍裝、配齊了基本的刀槍兵器、列著整齊的隊伍、邁著堅定的步伐,已經很有一隻正規軍的模樣。

同時蕭文明打聽下來,在如今這個屯田所制度之下,其他地方兵丁戰鬥力普遍不強,別說是實戰了,恐怕就連花架子都未必能拉得出來。

因此到了考核的時候,哪怕就是矮子裡頭拔將軍,蕭文明也是毫無疑問能夠透過考核,順利承襲千戶之位的。

所以蕭文明對於這次去省城參加考核更是信心十足,並沒有倉促草率行動,估摸著臨海屯距離省城金陵不過七八天的路程,便等到距離考核的日子還有十天的時候,才從容出發。

他出發得這樣緊湊,對自己充滿著信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要等一筆錢入賬。

蕭文明的這本《三國演義》銷量固然極好,但是賣的多了,也總不免有些審美疲勞。

因此,第一版印刷出去轉眼間就把兩千冊書全都買空了;第二版的時候,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將書賣掉;等到第三版的時候,只能零零散散地賣掉幾冊書,賺的銀子也從每一筆一二千兩,變成了每筆不過三五百兩銀子。

對於收入的減少,蕭文明雖然有些緊張,但還不是十分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