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顏色的火焰,蕭文明曾經在臨海縣白炎教的據點裡見到過,就是“白炎教”名稱中所提及的“白炎”,是他們崇拜的物件。

火焰的勢頭也極大,外圍恐怕有二三十人合抱那麼大,升騰起的火焰,幾乎同小山的山頭齊平,即便是在遠隔上百步的山哨所之中,蕭文明也分明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熱浪。

並且這些白炎教徒似乎對火焰的規模還是不滿意,仍舊有四五十人在不斷地向火焰裡投擲各種燃燒物,而有更多的白炎教徒則圍著大火,不斷地行叩拜之禮。

繞著圓形的火焰,數千甚至上萬教徒,團團圓圓圍成無數重的同心圓,場面蔚為壯觀!

無論是在穿越之前的現代,還是穿越之後的古代,蕭文明都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這樣宏大的場面。

就算他見過,也只在電視裡看到過那種大型活動的開幕式、閉幕式,只有或許可以從眼前的場面相提並論。

但是那些開幕式無一不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氣氛,而白炎教跪拜火焰的儀式,則充滿著詭異的氣氛,讓人看了心頭不住地發毛。

蕭文明尚且如此,其他屯田所的軍官們更是看的不寒而慄,就連曹瑞都低聲在蕭文明耳邊問道:“蕭千戶這幫反賊是在幹什麼的?莫不是在施什麼不知名的妖法吧?”

“妖法?妖法個屁!白炎教要有這種本事,何必在苦心巴力的挑動起義造反?直接用什麼妖法,自己不就當了皇帝了嗎?何苦費現在這麼大的勁,還不一定成功。他們也就是故弄玄虛,勉強支楞起一些士氣,其實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蕭文明說道。

說是這麼說,但蕭文明心裡對這種儀式確實是有幾分理解的。

白炎教的教義在宗教上屬於善惡二元論,類似於現實世界中古代波斯的拜火教。

這種宗教承認這世界上有黑暗和邪惡的神,也有光明和善良的神,兩個神互相交戰、互相競爭,便也就造成了這個世界上,既有真善美的存在,也有假惡醜的存在。

而在神的面前十分柔弱的人類,就只能選擇崇拜光明而又善良的神,並且得到至善之神的青睞,死後就可以上天堂永遠享福。

實事求是地說,拜火教對世界一分為二的認識,在邏輯上要比只承認唯一神的一元宗教要靠譜和合理的多。

同時也對現實中各種不公平的事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和改善的方法,蠱惑人心的效果還是很強的。

也正因為此,當著那麼多文化知識也並不怎麼高的屯田所的軍官,蕭文明也沒法將白炎教的教義宣揚出來,否則搞不好真有幾個意志薄弱的,認為自己受了朝廷的委屈,就真的皈依白炎教了。

不過還好,透過這些日子的文功武略,蕭文明在屯田所的軍官面前積累起了極高的威信,蕭文明說的話基本就不會有人懷疑,他說白炎教是在故弄玄虛,白炎教就

是在故弄玄虛。

但是在蕭文明的眼皮子底下,白炎教就敢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來,的確是有些不太給面子了!

並且放這麼大一把火,而且還不知道這火焰裡新增了些什麼化學成分,這明顯就是汙染環境嘛!

要是在現代,蕭文明分分鐘就會給環保局打報警電話,讓環保局出動執法人員好好收拾一下這幫汙染環境的混蛋。

既然大齊朝沒有環保局這種東西的存在——就算有,他們也不敢拿人多勢眾的白炎教怎麼樣——那解決問題,就只能靠蕭文明自己了。

於是還在哨所之中,蕭文明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這幫白炎教的叛賊膽子這樣大,實在是沒把我們放在眼裡!看樣子不打他們一下是不行的,明日我們就主動出擊,先去把白炎教這團火給澆滅了!大家說怎麼樣?”

蕭文明提出了這樣一個提議,卻沒有一個人敢於回答。

白炎教的人就算戰鬥力再弱,無論如何也有成千上萬的兵力擺在哪裡,而前進村裡的屯田兵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千人不到,這個兵力數量的懸殊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