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在自己的轄內發生大事,湯光耀的責任就可以撇去一大半,這是一件十分現實的事情。

這方面蕭文明倒也沒有必要去嚇唬湯光耀。

不過蕭文明也不敢完全打保票:“湯大人,蘇州知府是你,不是我。我只不過是小小的一個臨海屯的千戶,臨海屯、臨海縣沒有白炎教鬧事,這點我是敢拍胸脯的。至於蘇州府怎麼樣,那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憑我蕭文明在這裡,恐怕白炎教想要在蘇州這裡率先鬧市,總還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這話說的倒也中肯,蕭文明這傢伙毫無疑問是個狠角色,大凡要造反的。總要先撿個軟柿子捏,慢慢積攢起實力之後,再去攻城略地,然後再有分疆裂土、問鼎天下的決心。

沒由來在自己實力還很弱小的時候,就去碰那些硬茬子——要是造反的反旗剛剛被挑起來,不一刻就被撲滅了,那就太搞笑了……

因此湯光耀鬆了口氣:“蕭大人言之有理啊,那本官就放心了!”

“可是……湯大人到死就只想做一個蘇州知府嗎?白炎教起事在即,或許是湯大人一個平步青雲的好機會呢!”

“嗯?此話怎講?”

“這個嘛……”溫伯明解釋道,“蕭兄的意思是,首先白炎教起事同蘇州府沒有關係,那湯大人便撇去了一大半的責任。而若湯大人搶在全國知府之前,便早早做好了準備,不但能夠保境安民,甚至可以主動出擊、建功立業,那湯大人就足可謂是文武雙全,成為天下第一知府。到時成為全國任何一道的總管大人,都是小看了大人的前程了,官拜宰相、位列公卿,也未可知呢!”

“官拜宰相”?“位列公卿”?

這八個字對湯光耀而言是莫大的誘惑,這種誘惑他連做夢都不敢做。

對於一個三十多歲,才將將考取進士的官員而言,他連入選翰林院的資格都沒有,論起前程來,或許要比眼前坐著至今一言不發的縣令牛慶東還要短淺。

要不是藉著蕭文明當初剿滅倭寇的功績,他或許就在臨海縣的位置上當到退休了,官升一步當蘇州知府,那也就做夢的時候想想,至於更高的官位,那真的是做夢都不敢想了。

同時,蕭文明給湯光耀出的主意也很貼心。

貼心就貼心在這事兒要是辦成了,湯光耀就可以攢下好大一筆政治資本,要是不成那也無所謂,幾乎沒有什麼風險可以冒。

做法很簡單,那就是要湯光耀以蘇州知府的名義和許可權,會同蘇州遊擊將軍,命令全蘇州府的屯田所加強戒備,時刻做好作戰的準備。

其實這件事情蕭文明本身就已經做了。

在來蘇州府的路上,蕭文明就拜訪了吳江縣南湖屯的千戶曹瑞,讓他做好備戰的準備,拱衛住蕭文明的南方。

同時,蕭文明也做出了承諾:誰敢來招惹南湖屯,就和招惹臨海屯是一樣的,蕭文明立即就會出兵協助。

與此同時,蕭文明還通知了洋湖上的東山村,讓東山村的漁民也做好投入水戰

的準備。

自從同這些漁民一道剿滅了倭寇之後,蕭文明便將勢力延伸到了東山村裡,如今東山村的村民下水打魚,已經不是他們的主業了。

他們現在的主業,是替蕭文明保障洋湖上的水運航道——許多洋湖對岸省份運來的商品,如果透過水路運送到蕭文明這裡,不但路程要減少一大半,也能避免途中遇到的很多麻煩。

而從事物流行業,一方面要求東山村的組織能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求其具備打發一些麻煩的能力。

就這樣,透過承攬水上運輸的業務,東山村已經形成了一個準軍事團體,是一支可以依賴的戰鬥力量,更可以有效地彌補蕭文明在水上的劣勢,尤其是在內河水域。

當然了,蕭文明對於東山村的期望還不止於此。

隨著他海上貿易事業的不斷發展,東山村甚至可以從內河水域走向海洋,成為蕭文明將觸手伸向大洋的得力助手。

但這都是遠景的規劃了,就目前來看,只要東山村能夠幫助蕭文明,應對下眼前的這場白炎教起事的危機,蕭文明就能謝天謝地了。

蕭文明這邊尚且能在有限的程度進行一些部署,本身就掌握著蘇州府軍、政大權的湯光耀,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本來作為地方守備力量的屯田所,就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備戰狀態,由蘇州知府衙門下命令讓他們枕戈待旦,時刻保持警惕,本身就是名正言順的。

“這件事情我能辦,就是不知道要不要通知一下桑總憲?”

湯光耀始終對桑淳元懷著幾分忌憚,覺得這事兒要是不事先知會一下他,恐怕總憲大人沒有那麼容易能讓自己過關。

可要是知道桑淳元同白炎教的關係,或許比湯光耀更加密切的話,或許湯光耀就不會提出這麼個建議了……

然而這件事情,是蕭文明掌握的核心機密,他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告訴湯光耀的。

因此蕭文明只能說道:“白炎教起事的事情,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要是這時候報告了桑總憲,難道總憲大人就不會說湯大人是反應過度、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