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的不用不好意思,今日之前我們並沒有什麼交情,我在你眼裡也不過是個勾結倭寇的狗官。但是今日之後,我們卻算是朋友了。既然是朋友說話,難道就不該坦誠相見嗎?”

蕭文明這話已經說得很透徹了,已經不給楊妙真打馬虎眼的空間了。

楊妙真沉思了良久,忽然收起手中的兵器,抬手將眼在自己面上的黑紗揭了開來,對蕭文明說道:“蕭大人既然有此話,那我便也有話直說了吧!”

楊妙真揭開自己的面紗,露出了本來面目,卻把蕭文明驚得一愣。

“驚”是“驚豔”的“驚”。

原來楊妙真此人面容極為美麗,就是放在蕭文明認識了那麼多美女之中,也毫不遜色——一張鵝蛋臉上,恰到好處地排布者五官,五官之中既有幾分柔美,又有幾分英氣,就彷彿一幅完美的圖畫。

要說長得有敗筆的話,那無非就是因為長年累月的奔波,面板略黑了些,但這種黑是一種健康的小麥色,反而別有一番風味。

並且楊妙真的年紀

大概得有將近三十歲,正是懂得疼人愛人的“御姐”的年紀,比起那些刁蠻任性只知道伸手要東西的小姑娘來,又似乎強了幾分。

然而就是這樣一張極其嫵媚秀美的臉上,卻陡然出現了一條半寸來長的疤痕,正印在她左邊嘴角的旁邊,並且看疤痕的顏色似乎還是新的……

這讓蕭文明又疑惑了:以楊妙真的武功,誰能在她的臉上留下疤痕,那這人的武功一定是高到天上去了……

蕭文明剛想詢問這疤痕的由來,卻聽楊妙真已經向前走進了幾步,介紹起了自己和白炎教之間的關係。

這件事情蕭文明看得也很重,便認真聽她講。

原來楊妙真,在江湖裡頗有些威望,對於白炎教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形,只是聽說有江湖裡的成名高手,不知為何原因,都加入了白炎教。

楊妙真本人速來對邪教嗤之以鼻,便也沒有去招惹他,但是正在這時,忽然有個武夷派的前輩高手,跑到黑旗軍這裡,說是有一件要事、好事要同黑旗軍商量。

這件好事自然是針對的蕭文明而來的,說對付蕭文明是一件一本萬利的好事情:

第一,蕭文明是朝廷的人,而黑旗軍向同朝廷作對,符合其一貫的宗旨;

第二,蕭文明是勾結倭寇的漢奸,剿滅倭寇、人人有責,這是民族大義;

第三,蕭文明有錢的很,幹掉了蕭文明,黑旗軍也能發上一筆大財,或許好幾年的軍餉供給也就這樣解決了。

雖然如此,可是因為此人已亮明自己是白炎教的身份,楊妙真原本是不想搭理的,可是黑旗軍裡並不是她楊妙真最大,最終決定權在旗主——也就是楊妙真的哥哥——手裡。

而她的哥哥對白炎教的提議倒是很感興趣。

考慮到對付蕭文明是一件好事,又覺得蕭文明是區區一個屯田所的千戶,其軍力同其他屯田兵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楊妙真的哥哥,便派了楊妙真本人,並帶著新入夥的李全的人馬南下江南,要先碰一碰蕭文明的實力。

楊妙真雖然對這個安排不以為然,但她這個旗主哥哥的命令她還是聽的,只得勉強答應下來。

而這個楊妙真倒是頗會用兵,並沒有想著直接同蕭文明對抗,而是來了個調虎離山之計,先派人打劫了蕭文明的商隊,再故意放出一兩個活口,出去通知蕭文明誘使其過來解圍。

同時,兵分兩路,一路拖住蕭文明的主力,另一路則抄後路前去攻打臨海屯。

張大戶過來報信,蕭文明同李全纏鬥的事情,蕭文明已經知道的很清楚了。

而楊妙真那邊,只率領輕騎不到百人,繞了一個大圈繞開蕭文明的隊伍直取臨海屯。

原本按照計劃,楊妙真是要立即攻打臨海屯,從而一舉奠定優勢的,然而看了臨海屯外圍的景象,楊妙真實在無法將這座生機勃勃的屯田所,同那個白炎教徒口中殘忍貪婪的蕭文明聯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