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黑旗軍楊妙真(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蕭文明本身就只有三百蕭家軍而已,撐死了,就是三百個人。
而他現在帶在身邊的,就只有其中兩百個人而已;至於其餘一百人,蕭文明剛剛下達了嚴令,嚴令他們必須堅守臨海屯防止發生意外,這剩下的一百人是絕對不可能加入戰局的。
蕭文明當然也不需要他們加入戰局,因為這樣做反而違反了蕭文明一開始的計算,反而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這時的蕭文明有些後悔了。
他後悔自己有些自信過頭了,面對未知的敵人,他自己應該召集起可以召集的全部力量。
事實上,在江南這一代,他在自己的蕭家軍之外,的確還有其他力量可供調動——無論是南湖屯的曹瑞、上虞屯的韓天、東山村的何榮,甚至是董婉青的海通鏢局也有幾個可以一用的高手。
自己應該提前通知他們,讓他們趕來助戰,就算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可後發制人一樣能夠奠定勝局。
至於李全的黑旗軍方面有沒有後續的增援力量追上,蕭文明心裡卻沒有底。
原本他不過是想來看看到底是誰,居然敢搶劫自己的商隊,可沒想到碰到了李全這麼個硬茬子,雖然查明瞭對手的身份,卻是他無法解決的。
這在他穿越到大齊朝以後,也是第一回遇到這樣的情況。
開場容易收場難,這個局面怎樣收場,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了。
現在的蕭文明,對於消滅李全和他手下的黑旗軍,反而沒有那麼強的執念了,只要能夠全身而退,也就可以接受了。
然而這時的李全卻還在等待,等待著後院的到來。
他的行動雖然猥瑣、猶豫,但他手裡的底牌要比蕭文明多了一張,並且還是一張王牌!
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全到底是不是掌握了這張牌是值得商榷的,又或者李全才是一張牌,並且是一張並不怎麼重要的牌……
果然,就當戰局繼續處在僵持之時,蕭文明身後傳來了一陣依稀的馬蹄轟鳴之聲,聽聲音,這是一支人數為數不少的騎兵隊伍。
而在臨海縣這一帶,能夠組織起這樣一支騎兵隊的勢力根本就不存在,一定是敵人——大機率還是黑旗軍的人——而絕不可能是朋友。
蕭文明憂心忡忡地向身後看去,越過身後那一片小樹林,只見地平線上揚起了一陣煙塵,煙塵又在慢慢向蕭文明這邊飄揚過來。
煙霧之中,似乎帶著滿滿的令人不安的壓迫力。
為了防止自己的身後被別人偷襲,蕭文明已經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其中最有用的一條,就是在背靠著一片小樹林,有了樹林的阻隔,騎兵運動起來就不會像在平地上那樣方便。
但是戰鬥進行到這個局面,蕭文明對一開始的部署有多少有些疑惑了,因為黑旗軍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樣會利用騎兵的優勢,並不會實施衝鋒、騎射等高階戰術,而是在面對對手的時候,選擇下馬作戰。
在他們的眼裡,胯下的戰馬,也就是一個交
通工具而已,能夠快速機動,就已經充分運用到了馬匹的速度優勢了。
當然,對於戰馬運用的這種理解,本身並沒有錯,甚至是十分先進的。
古代的那些遊牧大帝國,之所以能夠橫掃天下,其實單兵戰鬥力並不能說就完全凌駕於農耕民族之上,而是因為他們擁有大量戰馬,這樣無論是在運動的速度、還是在行軍沿途的補給方面,就會擁有極大的優勢。
這樣,遊牧民族就可以實施長達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的靈活機動,就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達到戰略上的突然性!
這一點,中原農耕王朝其實也是有深刻理解的,並且在掌握了戰馬這個戰略資源之後,他們運用起來要比遊牧民族更加得心應手。
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比如竇憲的犁庭掃穴,比如李靖的剿滅突厥,比如侯君集的突襲龜茲,又比如藍玉的蕩平北元……無一不是騎兵戰術,甚至是騎兵戰略的最成功的實踐。
但是在戰略之外,戰術的實施同樣十分重要。
像李全這樣,雖然坐擁戰馬,但作戰時候卻棄之不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但是他歪打正著,如果所有的黑旗軍都是這樣的行動方法的話,那麼蕭文明身後的那一片小樹林,對於騎兵的遮蔽作用,或許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此時此刻相對於毫無作為的正面的李全,蕭文明更加關心的是身後那支騎兵的動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會在背後發起突襲,這樣蕭家軍的戰線就會被徹底打亂。
蕭文明手上的蕭家軍,經過了那麼多場的戰鬥,又學習了文化,哪怕只是一個小兵,都能夠對戰場的局勢作出自己的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