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8 長江之畔(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齊朝也不例外,更因為接連的失敗之後,朝廷失去了北方養馬的地區,想要獲得新的戰馬就只能依靠同北方其他遊牧民族進行交易。
這種交易純粹是賣方市場,朝廷每獲取一匹戰馬,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所以為了防止這些來之不易的戰馬流失,所以朝廷是嚴厲控制馬匹交易的。
就連像蕭文明這樣手眼通天的人,想要獲取一批戰法都是那樣的困難。
在這些日子裡,蕭文明也確實獲得過購買戰馬的機會,但因為朝廷的管控十分嚴格,他所能買的馬匹也最多是一兩匹、三四匹而已,根本就無法普遍地裝備軍隊,那也就不要去花這個冤枉錢了。
既然無法取得騎兵,面對騎兵蕭文明便又將面臨那個自古以來的難題:如何以步制騎?
除了用大炮轟、用機關槍掃以外,步兵想要剋制騎兵無一例外的是要依靠陣型——而無論是劉裕的“卻月陣”,還是宋朝用的幾千人的大陣,都是需要大量的軍隊作為基礎的。
蕭文明現在操演的鴛鴦陣,是參考著明朝戚繼光的發明和改進。
而戚繼光似乎對用鴛鴦陣這種小、快、靈的陣型,對付騎兵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所以他在負責大明朝北方防務之後,並沒有使用創新的鴛鴦陣,而依舊是那老一套:修城牆、築碉堡,不斷壓縮蒙古人的實力和活動範圍。
蕭文明可比不上戚繼光的軍士才能,面對騎兵,他除了硬著頭皮上,也就只能再點起一百個弟兄,總共出動兩百人的隊伍,大張旗鼓地到長江邊去看看,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大隊人馬嚇退對手……
此外,為了防止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蕭文明還不得不留下一百弟兄,讓辦事沉穩小心的張俊率領守住臨海屯,防止對手發起突襲。
蕭文明一下子點起兩百人的隊伍,這個聲勢和排場不算小了,一下子引起了全屯老少爺們兒的注意。
他們雖然也知道這必將是一場大的軍事行動,但對於行動的結果,他們並不十分擔心,畢竟這一兩年來,無論面對怎樣的對手,蕭文明的蕭家軍從來沒有吃過虧,甚至都沒有折損一個兄弟!
受傷當然是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所受的基本上也都是輕傷,因為缺胳膊斷腿而喪失戰鬥力的,也從來沒有見過。
這幾乎就給了全屯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蕭家軍的子弟兵自己——造成一種錯誤的印象:自己是無敵於天下的,一旦出動就意味著要去收割勝利!
這種想法是危險的,但總比因為缺乏信心而怯懦不前要強的多。
因此兩百人馬召集起來,根本就不需要動員和鼓動,他們列成了佇列,便已是氣宇軒昂、躍躍欲試!
那就去見識見識,那支敢來招惹自己的騎兵到底是何方神聖吧!
蕭文明一聲令下:“弟兄們,拿出精神來!打起咱們蕭家軍的旗號!”
他話音剛落,一面明晃晃的“蕭”字大旗,便被舉上了旗杆,高高都迎風招展,旗幟鮮紅的顏色,而旗
幟下面則是一色白衣的蕭家軍的子弟兵。
蕭文明也是原本選定以紅色作為自家的主色調的,但是因為野驢嶺一戰,臨海屯家家戶戶都死了人,便暫時改穿白色,也算是給死去的前輩戴孝了。
這身白衣運用起來並不方便,光是每次要將它洗滌乾淨,就頗費一番功夫。
但是走在外面卻極為醒目光鮮,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蕭家軍來了——閒雜人等全都給我閃開!
蕭文明的大軍剛剛起拔,尚未離開臨海屯,便見一人從後追上,回頭看去正是宋星遙。
她雖然穿著女裝,但依舊健步如飛,三步並作兩步便追上了大隊人馬。
蕭文明見狀,一邊命令人馬繼續向前行動,一邊自己停下腳步問道:“宋二小姐,你怎麼來了?是來給我們送行的嗎?”
宋星遙氣不喘、臉不紅,回答道:“這麼大的事,我也想去看一看。特地來向蕭大人知會一聲。”
“這個不太好吧?”
確實是不太好:一來宋星遙是個女人,女人上戰場於情於理都說不太過去;二來宋星遙是客人,哪有客人替自己出頭上戰場的?這也不合情理。
於是蕭文明說道:“不過小場面而已。就遇到了幾個不識相的小毛賊罷了,豈敢勞動宋二小姐的大駕?我去去就回,你在這兒陪著我姐姐說說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