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4 居高臨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董婉青的身份,的確是有從蕭文明這裡搶生意的動機的。
但是董婉青這人很聰明,他一個市舶司副提舉家的大小姐,在泉州港的基本盤不容動搖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蕭文明的海外貿易當中,這就屬於兩頭下注了。
這樣的資源配置,讓她短時間內似乎沒有必要冒著和蕭文明撕破臉皮的風險,強行從蕭文明這裡搶生意。
蕭文明這邊的思路陷入了困境,看來就靠自己一個人站在海港邊胡思亂想,是想不通的。
這時卻又聽富山吉秀追問道:“蕭大人這邊到底是個怎樣的說法?就請大人給個回覆吧。”
蕭文明現在心裡正煩著呢,聽富山吉秀好像惱人的蒼蠅一般在自己的耳邊嗡嗡亂叫,他就止不住地心煩意亂。
“行了,我知道了。告訴你吧,貨物的價格還是原價,一分錢都不能往下降。你要想去泉州做生意,那就輕便,我絕不攔著。不過你去了,就別回來了!”蕭文明斬釘截鐵地說道,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富山吉秀的本意,其實也就不過是想透過泉州來壓一下蕭文明,看看能不能逼他讓步。
但是他本人是絕對不可能到泉州去做生意的,也不會建議主家這樣做。
他又不傻,在這座方興未艾的港口,他和他背後的方山家,屬於是創始會員之一,屬於是超級VIP使用者,相對於其他過來做生意的,享有著一定的特權。
而要跑到泉州去,那他只不過是眾多商戶中極其普通的一個,誰也不會高看他一眼的。
泉州那邊,現在說得什麼都好,可真的把生意
搶過來了,把蕭文明這邊擊垮了,他們搞不好就會換一副嘴臉,原先答應的事情全都可以取消。
這是最現實的考慮。
除此之外,富山吉秀是真心實意地看好蕭文明的發展的。
他來大齊之前,只聽說大齊朝的官僚架子很大,辦事效率卻不高,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往往都能拖上個一年半載的。
而蕭文明的辦事作風,卻大出他的意料——同倭國通商這種需要皇帝點頭答應的重大事務,蕭文明從提議到落實,也就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而已。而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之內,一座簡易的碼頭也同時建成竣工了。
其工作效率之高、反應速度之快、辦事魄力之強,別說是在大齊朝這樣龐大的帝國之內了,就是像在倭國這種小國寡民的地方,都難有其比。
而通商事務起步之後,蕭文明則更是一步一步將事業做大。
別的不說,富山吉秀每次隨船來此,都能看見碼頭髮生了明顯的變化——碼頭規模越來越大、往來客商越來越多、經營管理也越來越細緻。
以蕭文明現在這樣的經營能力和執行能力,繼續做大做強幾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這個推斷是顯而易見的,富山吉秀作為一個在倭國算是人才的傢伙,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面對蕭文明不容置疑的態度,富山吉秀趕忙表態道:“蕭大人,這事兒我做不了主,需要我們主家點頭才行。但是我拍胸脯保證,我的家主對大人十分崇敬,在下也會力保。我們方山家是不會輕易跑到別處去經營的,願同蕭大人共始終!”
這幾句話,富山吉秀應該是出自於真心實意,說話之時眼眶都有些溼潤了,顯得十分的真誠。
這一刻蕭文明閃過一個念頭:既然這個方山家對我的依賴性這樣強,那能不能出銀子、出資源,從背後支援他一下,幫助他統一倭國,那就相當於在東海邊陲之地,佈下了重重的一大塊棋子。
然而這個念頭也只不過是一閃而過而已,立即就被蕭文明自己給否決了。
統一倭國那可是一件大事,勢必將造成大齊國周邊形勢的重新洗牌。
別看現在方山家對蕭文明的態度很好,就跟孝子賢孫似的,可一旦他們統一了倭國,恐怕就很難保持這樣的狀態了。
將心比心,如果蕭文明能夠統一中原——不論是皇帝還是權臣——那他下一步所要做的,必然不可能是留在國內繼續內卷,而是會走上擴張的道路,在全球建立殖民地、攫取原材料、傾銷商品……
所以說對中原王朝而言,只有分裂的倭國才是好的倭國。
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蕭文明還是要穩住方山家的,繼續鞏固和穩定彼此之間的貿易關係才是最有利的。
於是蕭文明繼續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你們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很好!我這邊也不會虧待你們。我賣給你們的貨物也是我從四處採購來的,不可能賠著本兒讓利給你們。但是禮尚往來,還是可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