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邊建造碼頭的工作,又是沒有遮攔、沒有樹蔭,在太陽直射之下幹活,熱得那叫一個苦不堪言。

蕭文明雖然工錢給的足足的,但是也多了幾分惻隱之心,覺得這些工人做工做的苦,便想著製造一些冰來給他們消暑降溫。

雖然他試著按照穿越小說裡寫的那種“硝石製冰法”來製造冰塊,卻沒一次成功的,別說冰塊了,就是水溫都沒降低多少。

既然沒法用冰來降溫,那就只能用銀子了……

蕭文明規定:凡是在烈日下工作的,在原本的工錢的基礎上再增加三成,並且除了包吃包住之外,只要在工地上幹活,那井水裡降溫過的西瓜、綠豆——管夠,讓你吃個飽!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更何況蕭文明並不是叫他們去買命,不過是讓他們更加辛苦地工作而已,自然有人肯用自己的汗水來換取銀子。

如此這般,在充足的現銀儲備的支援之下,碼頭的建設工作緊鑼密鼓地推進下去,一日比一日成氣候、一日比一日成規模。

另一邊,蕭文明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工業生產的能力,除了刀劍兵器以外,臨海屯造不出一匹綢緞、一樣瓷器、一張宣紙。

所以蕭文明現在只能做個二道販子。

然而做二道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最關鍵的是要保證貨源的充足,並且進行海上貿易基本無法預判停靠的海船所的需求,就只好什麼東西都備上一點。

這對於存貨和資金,都有著巨大的壓力。

不過幸好我蕭文明在潛移默化之中,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頗為可靠的商網路。

透過金陵城下一次作戰,又透過與白炎教的糾紛,他結交了不少江南地區的富商。這些富商,蕭文明要麼對他們有救命之恩,要麼手裡攥著他們的小辮子,因此他們無不會賣蕭文明的面子。

並且他們也深知蕭文明的實力,因此在貨款上稍微拖延個十天半個月,便也不在話下。

可別小看這十天半個月的付款期,這對蕭文明的現金流保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做到先把貨賣出去賺了銀子以後,再反過來付貨款。

這就相當於做了一筆無本萬利的買賣。

統籌貨源的事情,蕭文明一西一南交給了兩個人。

西面交給了金陵富商張守古,南面則由張大戶負責。

張守古,蕭文明曾經在金陵城下救過他一命,並且他是金陵商界說得響話的人,事情交給他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張大戶,經商的實力以及人脈都遠不及張守古,但是他曾經是白炎教徒的小辮子,卻切切實實捏在蕭文明的手裡,並且這根小辮子可連著他的性命,蕭文明只要隨手一動,就能隨時把他捏死。

因此對蕭文明,張大戶可謂是忠誠不二,蕭文明教給他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含糊。

所以說,有時候忠誠也是一項重要的特質,甚至要比其他能力更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金陵城的張守古和南邊來的張大戶,論起來居然還是隔了四輩的堂兄弟,從爺爺輩就斷了來往,在蕭文明這邊居然論起親戚來了。

張大戶的生意做的不算小,可跟金陵城的大富商張守古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能夠攀上張守古這個親戚,張大戶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也多虧了有蕭文明,才讓他得到了這麼個機會。

也因為有蕭文明這層關係,張守古見到蕭文明對張大戶頗為器重,這才有意結交於他。

張守古生意大,事情也多,替蕭文明準備貨源,只是他眾多工作中的一項而已,而對於小家小業的張大戶而言,這卻是他最主要的工作。

因此每逢給蕭文明準備和運輸貨源,張大戶都是親自辦理——從確定貨品清單名錄,到四處採買購置,再到裝箱運輸,最後到卸貨驗收,張大戶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兢兢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