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大秤稱銀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富山吉秀這邊的動作也不慢,片刻功夫就已將十來口箱子從船上搬了下來,並且還在從船上往下搬。
不知他這艘船上到底放了多少口箱子……
也不知道他的箱子裡,裝了多少兩銀子。
待蕭文明的蕭家軍一路小跑著趕到碼頭邊上之時,富山吉秀才剛剛把箱子全都搬了下來,他清點了一下,見箱子的數量同賬冊上登記的無誤,卻還不放心,又返回了船艙,重新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遺漏,這才又爬了下來,拱手對蕭文明說道:“蕭大人,東西全都在這了,要不要現在就清點一下?”
“現在就清點,點清楚了,大家心裡踏實。”蕭文明回答道。
富山吉秀也是正有此意。
他千里迢迢運送這麼貴重的東西過來,當然是不希望當中出現任何差池的。
而想要不發生問題,除了辦事的人要足夠小心謹慎之外,更重要的是減少經手的流程,去過的地方越少越好、經辦的人越少越好,發生問題的機率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少。
這麼一船東西,從倭國的海港裝箱上船,渡過茫茫大海,再到大齊國的海港卸貨下船,並且當著蕭文明的麵點清,幾乎把能夠省略的流程全都省略了,最大程度上杜絕了問題的發生。
於是在蕭文明的監督下,富山吉秀從貼身的衣服裡掏出一串鑰匙,按照鑰匙的編號逐一將箱子上的鎖開啟,掀開箱子的蓋子一看,裡面的東西,頓時將所有人全都震懾住了。
只見白花花的銀子,反射著陽光發出了令人愉悅的熒光,就連蕭文明看了都不禁心動萬分,真想現在就跑上去,揣兩根銀條就放在懷裡好像心肝寶貝一樣仔細摩挲。
富山吉秀倒是不慌不忙。
他將箱子全部開啟,又見箱子裡都是一色的白花花的銀子,並沒有發生被調包的情況,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對蕭文明說道:“蕭大人,東西都在這兒了,請您清點。”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這麼許多銀子放在蕭文明面前,還是把他給鎮住了。
聽說南宋朝廷的大將張俊家裡鉅富,攢了不知多少銀子。為了防止被小偷偷了,他便別出心裁,將銀子融化鑄造成了一千兩一個的大銀球,取名字叫做“沒奈何”——小偷看著這麼一個個分量極重、體積龐大,又滑不溜手的銀球,那才真叫一個無可奈何,無從下手。
而富山吉秀給蕭文明運來的這些銀子,要是打成張俊的“沒奈何”,估計得有幾十個銀球之多,標上數字、塗上顏色,都可以開好幾個檯球桌了……
這麼多白花花的銀子放在蕭文明面前,蕭文明一時都不知有何話好說,他走到一口開啟的箱子旁邊,提起一塊銀餅,端在手上仔細端詳——只見這塊銀子成色十足,表面泛著一層銀霜,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少說也有十兩重。
“富山吉秀,你運來的銀子看著成色還行。分量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蕭文明原本是尋常的一句疑問,在富山吉秀耳中,似乎帶了幾分質疑的意思。
他趕忙回答:“蕭大人儘管放心,這次主家叫我帶五萬兩銀子過來當做定錢。唯恐帶來的銀子成色不合大齊朝的規矩,又怕路上出了閃失,所以又多帶了五千。這裡一共是五萬五千兩銀子,蕭大人要是不信,儘管清點明白。”
好傢伙,倭寇殺人行兇的時候不含糊,沒想到做生意的時候,倒也是有板有眼,該考慮的全被他們考慮到了。
那就別廢話了,拿秤稱銀子吧!
照道理,說像金銀這樣貴重的物件,都是用最小的小銀秤來稱分量,別說是幾斤、幾兩了了,就是幾分、幾厘,都能給你稱得明明白白的。
然而富山吉秀運來了幾萬兩銀子,再用小銀秤稱,能稱到猴年馬月去,只能用大秤去稱,算一個大概的重量,也就差不多了。
正好蕭文明正在修建碼頭這樣的大工程,工地上什麼亂七八糟的工具都有,稱石料、稱木料的大秤自然也會不缺。
於是,蕭文明便叫人扛來一杆能稱一百斤的大秤,用來執行稱銀子,這項原本並不屬於他的任務。
這下碼頭上可就炸開了鍋了!
都說這裡的東家臨海屯千戶蕭文明大人,要用百斤大秤稱銀子,誰還有心思做工?全都扔下了手中的活計,趕來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