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待人接物十分客氣,說話也很中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優點了。

因此蕭文明對他的態度也很和善,回禮道:“哪裡哪裡,我不還是個候補的千戶嗎?曹大人卻已是朝廷正式授予了官職。按理說,我該先給曹大人行禮才是!”

曹瑞趕忙擺擺手:“蕭千戶何必這樣客氣?那日千戶不告而別,只留我等在金陵城下接受考核。可親臨觀禮的兩位親王,卻是大搖其頭。要不是看在我等也會同蕭大人一起出兵平叛的份上,恐怕我們的官職也授予不下來呢!”

誰會不喜歡吹捧呢?尤其是曹瑞對蕭文明的這種吹捧,乃是發自內心的。

蕭文明聽了心花怒放,剛想謙虛兩句,卻見同曹瑞一同來的那個文官也趕到了。

曹瑞趕忙介紹:“蕭千戶,這位乃是吳江縣令,尊姓白,名上處下安。”

白處安。

原來這位縣令的名字叫白處安。

蕭文明原先就聽說過他的名字,今日第一次見面,打量了他幾眼,卻見此人乃是一個四十歲開外的老縣官,容貌倒還算端莊嚴肅,只可惜沒什麼特點。

像他這麼大歲數了,卻還不過是個七品的小官,可見他要麼是出仕太晚,要麼是沒有鑽營的法門,要麼是辦事能力太糟糕了,所以才得不到什麼升遷的機會。

總之,以白處安的年齡和地位,他大約只是想著太太平平地做完這一任縣令,然後安安靜靜地退休致仕,回家抱孫子去得了。

因此吳江縣裡忽然來了倭寇,對於白處安而言是一件天大的麻煩,可別因為這件事情丟了官職,那對於他已經規劃好了的下半輩子,可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因此殺敗了倭寇的蕭文明,在白處安看來,就好像是上天派下來的救星一樣,一開口就是感激的話:“多謝蕭千戶出手!要是千戶大人不在這兒,我吳江縣的百姓還不知,會受倭寇怎樣的荼毒!”

且不論這個白處安平時的官聲如何,但至少面對倭寇的時候,他的前途命運和吳江縣百姓卻是連在一起的。

蕭文明同他寒暄了幾句,又問道:“白大人,聽說貴縣境內來了倭寇,有上百人之多,不知他們現在人在何處?”

白處安對於倭寇的動向並不知情,倒是曹瑞搶先一步答話:“蕭千戶,這事我知道,倭寇搶了幾艘漁船,現在躲到洋湖上的幾座島上去了……”

這時在隊伍之中戰戰兢兢,一言不發的張大戶也插話道:“沒錯沒錯,這位大人說的沒錯。咱們幾個商人被倭寇劫持了以後,他們確實是朝洋湖的方向去了。”

這幾方的話互相印證,看來倭寇的去向是沒跑了。

然而這就給蕭文明帶來了一個新難題。

目前來看蕭文明所操練的鴛鴦陣,用來對付倭寇頗見成效,要是陸上交鋒,蕭文明自信是不會落於下分的。

“倭寇跑到了湖上,這可就難辦了。”蕭文明沉吟道。

蕭文明現在沒有水軍,便也就沒有把蕭家軍運到小島上去的本事,倭寇讓你打不著,那也就沒了打敗他們的辦法……

這時卻聽曹瑞說道:“蕭千戶要戰船的話,我的南湖屯裡倒是有幾艘……”

蕭文明聽了這話,立即豁然開朗,原來有曹瑞統領的吳江縣南湖屯,除了保證吳江縣本地的安寧之外,還有鎮守洋湖南岸的職責,屯子裡自然也就備有戰船,也算是有半支水軍了。

或許曹瑞的船,真的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蕭文明當機立斷:“如今時間尚早,不如我們就到曹千戶的屯子裡去看一看吧!”

於是幾人商量了一下,就留縣令白處安安撫此地的難民,蕭文明則同曹瑞一起趕往南湖屯去。

至於張大戶,他大約是在湖邊受了驚嚇了,已經留下了心理陰影和心理障礙,說什麼也不肯到南湖邊去。

蕭文明沒有辦法,就讓他隨同白縣令一道行動,先去吳江縣城裡坐一坐再說。

剛要出發,這時奉命去攔截商隊的胡宇也趕了回來

蕭文明見他來去這麼迅速,心裡覺得奇怪,便問道:“胡宇,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難不成你把商隊跟丟了嗎?”

胡宇一拍胸脯:“跟丟了?我怎麼可能把人跟丟了?”

“那是怎麼回事?你好好跟我說話,別話說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