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三喜臨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初就是這個徐世約——徐大官人,夥同王霸一起,領一些地痞無賴,闖進臨海屯來逼債。
並且那時候,他們態度囂張、出言不遜,惹到了眾怒,讓初來乍到的蕭文明輕易地鼓動起了士氣,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將他們一舉趕走了。
當時見證了整個過程的,屯子裡有幾百號人,而偏巧不巧,這些人現在全都在這裡!
徐世約想抵賴?
就兩個字——做夢!
因此這位“徐大官人”只能承認:“唉,都怪在下一時眼瞎,才結交了王霸這個匪類。當初在下對他也是多有規勸,沒想到他竟然犯下潑天大案,慚愧啊,慚愧!”
“得了吧你!你少來這一套!”蕭文明打斷了他的話,“正巧,湯大人來了,你徐大官人也來了。趕日不如撞日,那咱們就來說說那張欠條的事吧。為何從一千兩,變成三千兩,你給我說說清楚!”
其實徐世約一開始是不打算跟著湯光耀一起來臨海屯的,卻架不住湯光耀近乎強迫的邀請,他才只能厚著臉皮來到臨海屯。
他也擔心蕭文明提起欠條的事情,而湯光耀給徐世約的建議則很明確:今時今日,只有乾脆把欠條的事情認下來,而絕不能再耍花招、耍滑頭了。
湯光耀給出的理由很明確,也很簡單,那就是蕭文明和他所率的三百臨海屯的屯田兵,在金陵城下一番血戰,已然出盡了風頭,闖出了名號!
由此就帶來了兩個新的變化。
第一,是蕭文明的戰鬥力得到了實戰的驗證。
從驗證下來的結果來看,光憑三百屯田兵的戰鬥力,就已經不容小覷了,至少在臨海縣及周邊的一片地方,他已經能憑著這些子弟兵橫著走了。要是他發起狠來,沒人是他的對手,所以想要講和那就得趁早,免得把蕭文明惹怒了、惹煩了,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第二,則是他的才能得到了毅親王和康親王兩位親王的注意。
湯光耀聽這兩位親王的語氣,對蕭文明是頗為讚賞,甚至康親王還有意將他籠絡在自己的門下。這也就是說,蕭文明一下子就搭上了兩位親王的線,這個時候再同蕭文明產生衝突,那說不定親王都是要過問的。
總而言之,蕭文明現在已成了徐世約惹不起的大人物了。
一個惹不起的人,你還要硬惹,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因此,對於徐世約而言,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同蕭文明講和:自己認個錯,把事情圓過去,希望一切恩怨就都可以煙消雲散;就算沒法一筆勾銷,那至少也要做出一個緩和關係的態度,今後也好說話……
徐世約可不是蠢人,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聽了湯光耀的建議及理由,就麻利地跟著過來,來找蕭文明認慫來了……
蕭文明果然不是很好對付的,主動挑起了欠條的話題,那徐世約也就只能主動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只聽他諂媚地一笑:“啊,蕭千戶,事情是這樣的。你走的這幾天,我仔細看過了欠條了,是那張欠條我的下人保管得不好,浸過水了……原來的一橫墨化開去,糊成了一片,我又是個近視眼,就把一看成了三……分明是一千兩銀子!反正就是一千兩!”
“哦?是嗎?那看來臨海縣這麼多士紳的眼睛都不怎麼好使,記得那天在你的鼎香樓上,他們都看成了三千兩喲!我看大家平時可要少讀些書,多愛護一下眼睛,我有一套‘眼保健操’的功法可以教給大家,做完之後那可是神清氣爽、耳聰目明哦!”
面對蕭文明挑釁一般的嘲諷,落了下風的徐世約,只能自嘲地“嘿嘿”一笑,尷尬地奉承道:“沒想到蕭千戶還有這樣的本事……要是這套功法傳出去,那我藥鋪裡明目的藥可就都賣不出去了……至於欠條的事……那確實是我的不對……至於還欠的一千兩銀子……蕭千戶想還就還,不想還,欠著也就欠著好了……算是我的一點歉意……”
沒想到徐世約這人還挺識時務的,怪不得能在臨海縣裡吃得這麼開呢!
一千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
蕭文明雖然賺錢賺得多,但開銷的地方也多。
別的不說,金陵城下一戰歸來之後,蕭文明就意識到光靠幾口隨身短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一步升級裝備——長矛、盾牌,乃至於倭刀、戰馬,都是要逐步配齊的。
這裡頭哪一樣不需要花錢?
手頭多一千兩銀子的閒錢,那自然會讓蕭文明的手頭鬆快許多,相當於有了一筆靈活機動的現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