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 二王分功(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在這邊慶幸的時候,那邊的康親王也同樣十分高興。
雖然這場仗打的頗有幾分波折、贏得也算不上十分漂亮。但是可以說,正是他康親王和毅親王兩人帶來的王府護衛,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並最終奠定了勝局,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抹殺的事實。
並且從始至終,康親王本人可都是始終站在隊伍列之中,親自指揮作戰,這樣的履歷,在年輕一輩的皇親國戚裡,可謂是絕無僅有的,是值得吹一吹的!
因此,年輕的康親王十分得意,在遞上來的一張馬紮上坐定,笑著對左右說道:“好!你們打得好!今日大勝,本王必有重賞!”言語之中說不出的興奮。
老邁的毅親王就要沉穩的多。
他經歷了不少戰場、見過無數將士的傷亡,殺死區區二三十個倭寇,抓了不過一兩百賊人,算得上什麼勝利?
然而康親王這個晚輩興致正高,他也不好駁了年輕人的志氣,便說道:“是啊,這一仗打下來,雖然戰果不算特別出眾,但好歹也是一場勝仗,特別是殺的還是倭寇。野驢嶺一仗下來,朝廷難得對外戰爭取得勝利,也是難能可貴。”
毅親王這人雖然說話辦事都十分隨和大度,但是誠心誇獎人,卻是不多的。
因此聽了這位老前輩的話,康親王愈發喜悅起來:“”是啊,值得大書特書一筆!老親王,不無你我聯名上一道奏章,直達天聽,讓皇上那邊也好好高興高興。如何?“”
毅親王早就過了年輕氣盛的歲數了,這種自吹自擂的事情,他就不怎麼愛做了。
因此,他滿無所謂地說道:“嗯,這樣也好。不過老夫年紀大了,折騰了一夜了,連筆都提不起來了。這道奏章,就請康親王主筆好了。”
這正好遂了康親王的意思:“那好,這次南下江南,我倒也帶了幾個師爺,就讓他們寫一篇錦繡文章出來,老親王先署名,我緊隨其後。皇上看了一定龍顏大悅。”
“那就不必了吧!康親王身先士卒,親臨敵陣,當記首功,自然也應該署名在前了。”
這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謙讓著功勞,讓在不遠之處的蕭文明聽了心中一陣膩味。
怎麼你們就首功了?在這裡支援了整整一宿的人是誰?你們不過就是趁我把倭寇打的精疲力盡的時候,過來摘桃子而已!如果這點投機取巧的小手段,都能算是首功的話,那其餘趕來助陣的這些屯田所的候補軍官,哪個評不上首功?
那這個所謂的“首功”還值錢不值錢了?
正當蕭文明滿肚子不高興的時候,卻見毅親王走上前來,對蕭文明說道:“這位將軍同倭寇酣戰至此真是辛苦了。不知麾下弟兄死傷如何,若有傷亡,朝廷自會發放撫卹,以慰亡者。”
一提撫卹銀子,蕭文明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朝廷裡還欠著我六千兩撫卹銀呢!什麼時候還?老賬沒有清,就欠下新賬了,難道朝廷就都是這樣辦事的嗎?
蕭文明心裡是這麼想的,可他看毅親王裝束打扮與眾不同,雖然年紀頗大,卻是英姿勃發,倒也吃不准他的路數……
經過穿越後這段日子的磨礪,原本蕭文明也變得圓滑了些,並沒有直接把臉皮扯破,可口氣也好不到哪裡去:“那就不需操心費心了,我麾下沒有一位弟兄陣亡,就只有三十多人受了輕傷,一人受了重傷而已。這點小傷我還出得起錢替手下弟兄醫治,就不麻煩朝廷發放撫卹銀子了。“
毅親王聽了這話,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什麼?你說什麼!你麾下沒有死一個將士?真的嗎?“
“那還有假?沒死人,就是沒死人,我騙你做什麼?有什麼好處?”
毅親王看蕭文明這麼輕描淡寫的樣子,不像是在裝大,又見他身後的隊伍都坐在原地休息,似乎的確沒有一人陣亡。
不過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毅親王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心裡明白的很——在整個大齊朝廷之中,要屬中央直屬的禁軍和少數邊軍的戰鬥力最強;其次是分住各大城市的守軍;最差的就是各地的屯田兵了;而兩位親王所率的王府護衛,除去人數不多之外,戰鬥力也頗有可觀之處。
而康親王府護衛的戰鬥力,又要強於其他王府。
然而就是這樣的戰鬥力,依舊同倭寇拼了個兩敗俱傷,同樣死了十幾個人。
可是蕭文明揮下這些屯田兵,同倭寇廝殺了整整一夜,居然連一個陣亡的將士都沒有,難道是他運氣太好了,倭寇的刀到處亂砍,就是砍不到他不成?
然而就是再好的運氣,他也需要有實力作為支撐。
毅親王當然明白這一點,他怔了一怔,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這位將軍,看你的樣子,或許是屯田所的候補千戶,請問你可是臨海屯的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