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貞德的內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不憤怒。”貞德回答道。
“你就沒有想過對於背叛你的國家和同胞復仇嗎?”威廉問道。
“我根本就沒有想過復仇,即便是處以火刑,就算被世人背叛,我也未曾怨恨過任何一個人,我早就已經接受了這個結局,即便是你剝奪我的聖女稱號,即便你開除我的教籍,我也無所謂,我認為我配不上聖女的稱號,即便是神放棄了我,我也沒有放棄我的神。”
貞德如此說著,即便是現在被言靈之劍刺穿身體,降低了靈格,被貶低,她發出由衷的聲音。
英法的百年戰爭,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民族國家這個概念還沒有興起的時候,實際上是英國和法國兩大王室對於法蘭西王位的繼承權戰爭。
英國國王,同時也是諾曼底公爵,是法蘭西首屈一指的大貴族,在中世紀人的概念,無論是英格蘭還是法蘭西諾曼底,亦或者是阿基頓公爵領的臣民,在世人眼中都是金雀花王朝的臣民。
國王只是這個國家最大的貴族,而不是國家的代表。
後世主權的概念,就是來源於封建領主的主人權力。
諾曼底公爵擁有對於諾曼底的主人權力,也就是主權,而法王沒有對諾曼底的主權,因為他不是諾曼底的主人。
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女王擁有諸多頭銜,卻沒有辦法用一個大英帝國國王或者皇帝的頭銜統合起來。
金雀花王朝在法蘭西勢力龐大,是歐洲封臣壓倒封君的極少數例子,因此法蘭西的貴族,都在英王和法王之間搖擺。
聖女貞德被出賣時,英法已經簽訂停戰協議,登上王位的法王已經不想打了,貞德卻堅持要解放巴黎。
於是查理七世只交給貞德一支人數極少的軍隊,命令她與敵軍交鋒!
因實力懸殊而寡不敵眾,貞德被迫向康邊城撤退。
然而,駐守在康邊城的法國士兵,為了防止英國軍隊入城,竟然緊閉城門,從而使得城外的貞德無路可退
聖女貞德一瞬間變成法蘭西嶽飛。
法蘭西勃艮第公爵是他將貞德賣給英國人的。
查理七世變成了宋高宗,趙構。
聖女貞德的審判,來源於法蘭西高層和貴族的出賣,英國人主導的審判,是透過法蘭西教會實現的,神父們也是法國人,用的是法蘭西教會的名義,在法國魯昂被燒。
因此這就是型月曆史中吉爾德雷黑化的原因,在貞德死後,吉爾德雷生前,貞德的祖國都未曾恢復貞德的名譽,。
同樣和貞德具有同等遭遇的就是獅心王理查。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主導者,法蘭西國王腓力,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獅心王理查,稱為三名王。
67歲的老皇帝直接在東征的路上掉河裡淹死,法蘭西國王半路打道回府,獅心王理查在大敗薩拉丁後獨木難支,簽訂了和平協議,選擇撤退。
然後就在悄悄回國,途徑奧地利的時候奧地利公爵以背叛聖戰的名義扭送給新皇帝審判。
兩人的矛盾在於奧地利公爵曾經和獅心王爭奪十字軍的領導權。
獅心王理查能夠被釋放是因為他的媽媽,集全英格蘭的財富花重金將他贖回。
不然,真被皇帝審判了,他的下場就是新的聖女貞德。
法蘭西背叛了貞德,背叛了拯救了我們的聖女。
這是吉爾德雷化作藍鬍子的悲鳴,因為按照中世紀的慣例,只要俘虜的家人出的贖金足夠,就可以將俘虜贖回去。然而憑藉著貞德力量登上了王位的查理七世卻並沒有想辦法營救貞德。
被英格蘭人汙衊,被法蘭西出賣,這就是聖女貞德,在1920年才被封聖。
聖女貞德的內心沒有黑暗面,因此不可能反轉。
“咆哮吧,吾之憤怒!”
虛幻的貞德揮舞著自己的聖旗使用出了自己的寶具,對準著聖女貞德,紅蓮的火焰肆無忌憚地向著另一個而去。
“我的旗幟啊!請守護我的同胞吧,吾主在此!“
聖女貞德將手中的聖旗插在地面上,守護的寶具瞬間被解放綻放出神聖的光芒,形成了一個神聖的結界。
貞德VS貞德。
“編織的歷史,生活的記憶,驕傲的基盤,啊啊,我絕不會容許,這些被不講理地奪走,我的王國啊,存在吧。不容侵奪之拒絕王國。”
拉克什米舉起自己的劍向著貞德的聖旗揮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