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義的主人公,怎麼能做這樣的事呢?”威廉臉上浮現出微笑,“我所做的只是將當年摩西怎樣拯救作為奴隸的以色列人那樣,重新拯救一下科普特人,或者說真正的埃及人。”

以色列人很久以前就是埃及人的奴隸,先知摩西同樣是以色列人卻被法老王賽提一世收養,成為法老王的養子,後來拉美西斯二世的兄弟,他以上帝的名義拯救以色列人,帶著他們逃離了埃及,摩西也因此成為了先知。

先知出現在聖經舊約之中,某種意義上來說,《舊約》先知的地位是《新約》中的聖徒們,教會可以冊封聖人,卻沒有辦法冊封先知。

“拯救科普特人。”伊莫頓眼神中出現了疑惑。

“當然,我拯救他們的舉動不就是當年摩西拯救以色列人的重演嗎?”威廉輕聲說道。

現代埃及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他們和建立埃及輝煌文明的古埃及人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後世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伊拉克)明明都存在,可是唯有中國號稱其文明一直延續,從未中斷,原因就在於建立中國文明的主體民族一直沒有變更過。

印度的高種姓婆羅門、剎帝利人一直以自己是歐洲白人,雅利安人自居,19世紀的人種學研究高峰,一直認為雅利安人是最高等的,猶太人是最低等的,印度人一直為自己建立的文明自豪,這讓印度人自豪感維持了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實際上真正創造印度文明的,是一個面板黝黑被他們視為賤民的民族創造的,而他們這些高貴的雅利安人只是入侵者而已。

埃及和伊拉克的情況非常相似,以自己古老文明自豪的現代埃及人、伊拉克人其實和以前創造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倫文明的古人們沒有半毛錢關係,儘管他們自詡為偉大文明的繼承者,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都是自己的祖先,實際上就只是單純的侵略者而已。

這一點就和中國人與中國古人在基因上絕對的繼承關係上是完全不同的。

埃及的新月教徒是阿拉伯人的後裔,而信仰著基督教的科普特人則是古代埃及人的後裔,換句話說埃及本來就是科普特人的國家,他們才配埃及人這個名字,現在的埃及是沒有資格叫埃及的,科普特人更是阿拉伯人強加給他們的。

因此,科普特人應該建立自己的國家,從侵略者阿伯拉人的手中,奪回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奪回自己埃及人的稱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怎麼做?”伊莫頓問道。

“還能怎麼做,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也會到來,大英帝國的霸權將徹底失落,大英帝國已經無法維持自己對於殖民地的統治了,因此埃及的獨立是大勢所趨,我成為法老王,伊芙尼成為王妃的時機就來臨了。”

威廉輕描淡寫地說道,只能說很多事情是屁股決定腦袋,當成龍指責大英帝國殖民統治,強取豪奪他國文物時,伊芙琳選擇反駁,而威廉選擇挖大英帝國牆角,伊芙琳則表示出沉默,內心甚至贊同。

伊芙琳的父親雖然是英國人,可是她的母親就是埃及人,並且是古代埃及人的後裔科普特人。

成龍聽著威廉的話,默默地向著威廉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認同。

從後世而來的成龍知道歷史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英帝國的霸權失落,取而代之的是蘇聯和美國成為世界霸主,雙方雖然在意識形態上有著決定性的不同,但是對於大英帝國這些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國家態度卻驚人一致。

一個說要解放全人類,另一個則是解放全世界,要民族自決。

大英帝國雖然放棄了殖民地,但是它挖坑埋地雷的心思卻不少,不就是民族自決嘛,當英屬印度想要獨立時,英國就以民族自決的形式,讓印度分成兩個國家,巴基斯坦和印度,印度教徒和新月教徒彼此分治,以後想要獨立的殖民地大多一葫蘆畫瓢,如法炮製。

埃及當然也可以這樣操作,科普特人就算是少數民族,也佔據埃及總人口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已經具備分治的條件了,你們是阿拉伯人,我們是古埃及人後裔科普特人,你們信仰真神,我們信仰上帝,既然如此那麼為何要在一起。

埃及人口太多是負擔,經濟也發展不起來,可是人口少一點的埃及就沒問題了,尤其是科普特人是極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