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讓奧古斯丁主教去英國傳教,於是奧古斯丁率領40名修道院的修士去英格蘭傳教。

奧古斯丁的傳教獲得成功,不僅讓英格蘭國王皈依了基督教,同時獲得坎特伯雷的一塊土地作為教堂,奧古斯丁成為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並因此封聖。

哈羅德對於這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充滿了忌憚,原因就在於愛德華國王去世之後,哈羅德不等全國會議自由審議,也沒有循例諮詢全國會議的決定,便集合自己的黨羽,從他們的手中接受了王冕。哈羅德在約克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正式稱王,君臨英格蘭。

雖然坎特伯雷大主教得到了賢人會議議長的職務作為補償,預設了加冕的合法性,但是坎特伯雷大主教未必對於他的繼位沒有意見。

畢竟為國王加冕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權力,亞瑟王登基也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的。

“大主教,你們到來是有什麼事嗎?”

哈羅德語氣中帶著不善,如果不是大主教帶領的貴族中都沒有帶武器,不然他可以視這為一場逼宮。

他的王位來的並不正當,他的父親戈德溫(威塞克斯伯爵)是克努特大帝時代的重臣,因為反對懺悔者愛德華國王復辟,所以愛德華在諾曼底難以繼承王位,直到以愛德華迎娶戈德溫伯爵的女兒,才讓其態度緩和。

克努特大帝時期,英格蘭諸王國被他分成了四個伯爵國,分別是威塞克斯伯爵國,麥西亞伯爵國,東盎格魯伯爵國和諾森伯蘭伯爵。

他的妹妹是愛德華的王后,他繼承父親的爵位和威塞克斯伯爵國,諾森伯蘭在其妹夫摩卡掌中,小舅子埃德溫坐鎮麥西亞,父親是架空愛德華國王的權臣,他自己也是賢人會議的領袖,英國首席重臣,同時由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身份,他受到整個英格蘭人民的擁戴。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成為國王同樣也是上帝的昭昭天命。

“陛下,挪威國王的1.5萬大軍已經開始登陸了,據占星術士的觀察,諾曼底威廉公爵的1.2萬大軍則被阻擋在風暴雷雨之中,布列塔尼公爵大軍也處於風暴之中,不過他們正在聯絡愛爾蘭和蘇格蘭人,您現在的局面很艱難。”

坎特伯雷大主教慢悠悠地說道,讓哈羅德國王臉色微微變色,現在的局面完全是群狼環繞。

挪威王國是北歐中僅次於丹麥的強大王國,諾曼公國同樣是強大的敵人,他們是披著法國人馬甲的維京人,甚至克努特大帝當年為了避免諾曼底的干預,而迎娶了諾曼底公爵羅伯特的妹妹,一位寡婦。

布列塔尼公爵,是凱爾特人在法國建立的國家,因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所以不列顛的凱爾特人來到高盧的土地上建立了布列塔尼公國。

諾曼底公爵雖然像法王稱臣,但是諾曼底公爵的實力比法王還要強大,布列塔尼公爵同樣像法王稱臣,只是如果關係不好的話,就會隨時翻臉稱王,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

“那麼大主教有什麼意見嗎?”哈羅德國王問道。

“陛下,你需要一位盟友,能夠幫助你的盟友。”坎特伯雷大主教微妙地說道。

“誰有資格做我的盟友。”

“阿瓦隆伯爵威廉,陛下。”

“阿瓦隆,不是傳說中的地方嗎?”哈羅德國王忍不住輕笑,可是大主教的表情卻依然嚴肅。

“這位伯爵,對英格蘭的王位提出了宣稱,當然作為你的盟友,他願意成為你的太子(繼承人)。”

坎特伯雷大主教嚴肅地說道,哈羅德國王笑容瞬間收斂了。

不論是強宣稱,還是弱宣稱,最重要的都是依靠實力,強宣稱固然容易繼承王位,可是弱宣稱同樣也能繼承王位,當然有著足夠合法性的王位宣稱並非沒有意義的。

後世,奧斯曼土耳其人攻破耶路撒冷,並順利攻破拜占庭帝國(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然後歷代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都自認為自己是正統的羅馬皇帝,羅馬蘇丹,理應統治整個歐洲。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偽羅,竊居自己羅馬皇帝皇位的偽政權,因此和西班牙哈布斯堡這個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打得難捨難分。

最後誰也沒有討得好,奧斯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彼此認為自己是正統引發的戰爭,讓雙方都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最終失去了霸權。

“他有多少人?”哈羅德問道,心裡卻盤算著自己將這些對手搞定,然後再來收拾自己這位“太子”。

卸磨殺驢,背叛盟友,對於英格蘭人來說再熟練不過了。

“他沒人,可是他有錢,只要陛下擊敗了威廉公爵,他就願意獻給陛下10萬磅的丹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