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司馬懿的書信,便快馬加鞭的向著張遼將軍的追去,這封書信如果沒有按時送到張遼將軍的手中,怕是自己性命不保。

司馬懿知道這九曲山,這九曲山易守難攻,不是這幫土匪有多厲害,怕是張遼將軍吃了這不熟悉地形的大虧。

士兵快馬加鞭,一刻也也不敢聽歇,終於追上了張遼的隊伍。

“停,都停下,大都督有令。”

張遼讓將士們停下,接過書信,看了起來。

信中說道:“九曲山地形宛如一條大蛇,易守難攻,但兩側都是懸崖,除了兩頭可以上山之外,沒有其他的路。”

張遼並不熟悉九曲山,自己這樣魯莽行事,如果不是司馬懿,自己這一去,肯定要吃大虧。

張遼喚來其他將領。

“兵分兩路,你們二人帶人急行軍去九曲山的頭山埋伏,一個都不能放走,我帶人從尾山,打他個措手不及。”

隨即便分開了,九曲山的土匪到底還是還是土匪,沒有受到過訓練,只見是穿著軍服計程車兵,便慌了,就想跑。

“兄弟們,當兵的來了。”

還不等說完,就被張遼一劍砍了腦袋。

“眾將士聽好了,快上山。”

還不等土匪關上門,張遼便衝了進去,如果依照地形優勢,說不定還能抵擋,但現如今,這些土匪,哪裡又是張遼的對手。

不一會兒,土匪敗下陣來,慌忙逃向頭山,又正中張遼下懷。

頭山的將領聽見土匪跑下山來,正在慌忙之中的土匪,哪裡又顧得上,中了埋伏。

等到張遼趕來,土匪頭子,已經被活捉。

陳難司馬懿聽說張遼大勝而歸,就要給張遼慶功。

張遼押著土匪頭子來到陳難面前。

“稟報主公,這便是九曲山的匪首。”

陳難看著眼前的土匪,心中不免怒火中燒。

“來人,拖出去砍了,剁下他的頭,埋在科考路上的大理石下面,讓學子都從他的頭上踩過去!”

那土匪頭子,一聽這話,跪在地上,磕頭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搗蒜,只見頭已經磕破。

“大人,大人饒了小人吧,小人一時間被財迷了心,大人,饒了我吧,我保證這是最後一次,最後一次。”

“饒了你?你有什麼臉說饒了你,佔山為王,強取豪奪,你眼裡還有沒有王法,拖出去砍了。”

土匪頭子的腿肚子直打轉,臉色煞白,已經話都說不出來了,踉踉蹌蹌的被拖了下去。

“張遼將軍幸苦了。”

“主公有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明天恩科考試即將開始,荊州城中的街道也熱鬧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

“聽說了嗎,據說明天考試的時候皇帝也要來。”

“早就聽說了,這是第一次考試,皇帝肯定要來的。”

三姐妹聽說今天的街上尤為熱鬧,也出來看看。

相比去年冬天街上都是乞丐,和現在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

第二天科考如期舉行,諸葛亮現在最高處,下面佔滿了學子,這一番景象好像群英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