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孔明給回信(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州後,一定會有更深遠的打算。
曹司空佔據著北方之地,這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
江東根基深厚,水軍實力很強,想打下還需要從長計議。
剩下的南邊計程車燮,基本上都是蠻夷之地,要想攻打下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財力,最後就算打下來意義也不大,所以也沒必要。
益州處在西南方,打下來絕對有利,卻不是最佳選擇。
所以。
孔明曾給陳難一本《三足》,益州是一定要打下來的,這樣是為了以後作為後盾。
他想著把益州打下來後,就能支撐他們奪取漢中。
是的!說到底,漢中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漢中在歷史上就是重要之地,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楚等國家,就一直為漢中掙的頭破血流。
漢中的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必爭的原因……
在這之前,不少的文人謀士都對漢中感興趣,有不少人喜歡研究他。
最後發現,秦國正是藉著漢中,向南打下了巴國,蜀國。
佔領巴蜀之後,以次作為後盾打下了楚國。
接著到了楚漢時期,劉邦也是因為佔據漢中,打下了關中,最後才走能力從項羽手中打下天下。
光從地理位置上談,這就是一邊複製歷史上的戰術,佔地領土才越來越大。
孔明意想不到的是未來幾個朝代,也是這樣建立的強大的帝國。
這些陳難都是很清楚的,只是他從來沒有告訴過諸葛亮。
因此。
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漢中者,得天下也。
孔明在《三足》中明確表示,一定要奪取漢中。
實際上孔明遠在漢中“奔現”,也是對他未來的展望。
等到那時就能去漢中……
不僅能與他的美女鴿友見面,還能提前邊看一些漢中目前的形勢和情況,這都是為了幫助國風奪天下。
對!那就定在漢中。
孔明覺得這個地方選的極好,接著就開始回信。
正打算開寫的時候,突然有想起什麼。
他覺得寫出的信一定要顯示出自己的文化,這樣才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吸引到對方。
“夷光……國風兄以前好像寫過一首詩,裡面就有‘夷光’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