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草廬。

“孔明,你這麼著急的拉我離開是有什麼事嗎?”徐庶有些擔憂的問道。因為諸葛亮做事一向沉穩,如此慌張可不像他的作風。

“不知元直兄有沒有看出國風剛才話語有什麼玄機?”諸葛亮沉聲說道。

“啥?啥意思?”徐庶愣了,他並沒有發現陳難的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唉,元直有所不知啊,國風說的一番話分明是不信任我們啊。”諸葛亮嘆氣道。

“什麼?他不相信我們?”徐庶驚呆了,要知道他可是陳難的頭號粉絲,如果說陳難不信任他的話怕是夜裡都睡不好覺了。

“孔明何出此言?”徐庶緊張的問道。

“我料想,國風兄的第三人說的就是他自己。至於劉備……那不過是國風兄不信任我們隨便扯出來轉移我們視線的幌子。”諸葛亮篤定的說道。

“元直你仔細想想,劉備雖然頂著漢室後裔的名分,但是他的勢力在各方諸侯中實在不值一提,國風如此大才,怎會對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的行為如此瞭如指掌?”諸葛亮問道。

還不等徐庶回答,諸葛亮繼續說道。

“絕不可能!”

隨著諸葛亮的分析,再結合陳難剛剛的語氣,徐庶越來越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頓時額頭上流下了冷汗。

“這…這不行啊,我對國風老弟這麼死心塌地的,他怎麼能不相信我呢?我要去找他解釋清楚才行。”

徐庶都快急哭了,他現在恨不得把自己的心窩子掏出來放在陳難面前,讓他知道只記得真心。

“慢!元直莫要如此莽撞。”諸葛亮攔下了衝動的徐庶。

“我說的這些不過是我的猜測,並沒有證據,而且你就這樣冒冒失失的去找解釋反而顯的你心虛。”諸葛亮解釋道。

“那孔明可有辦法證明此事?”徐庶現在已經亂了方寸。

“嗯……劉備之名,國風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

“現在的劉備雖有一些仁義之名,到還不到天下聞名的程度,國風怎麼就如此肯定仁義就是劉備的人設?”

“如果一切真如我所想的這樣,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劉備乃是國風在外界設下的一枚棋子!”

“只有這樣,劉備現在人在何處,人設如何,國風才能如此的瞭如指掌。”

諸葛亮大大的眼睛充滿了智慧的光芒,天下如棋,棋子的行為自然掌握在下棋之人手中。

“如果真是這樣,國風的思慮之遠屬實令人吃驚,只不過,此事我們也無從驗證啊。”徐庶說道。

“不,可以驗證,既然是下棋,那麼我們也需要參與其中。”

“既然國風兄已經說出劉備近日會出現在荊州,所以我們可以前往荊州城暗中觀察劉備的動向,如果符合國風的說法,那麼就可以證實!”諸葛亮提出了方法。

聽完諸葛亮的辦法後徐庶眼睛一亮:“好主意!等證實之後我們在從長計議如何取得國風的信任。”現在的徐庶滿腦子都是陳難的信任。

“既然如此我立刻動身,正好我還要去拜訪水鏡先生。”徐庶二話不說就要起身。

諸葛亮則是抬頭看向徐庶:“元直兄如此執著,就為了得到水鏡先生的認可嗎?”

聽得此話的徐庶身體僵住了,苦笑的說到:“是啊,庶早先是個劍客,半路出家成了文人,但奈何才薄智淺,一直未能得到他老人家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