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你說誰被射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看著大家都盯著自己,陳難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硬著頭皮說道:“我說我是猜的,你們相信嗎?”
諸葛亮和徐庶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也不說話,就看著他。
嗯……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裝的挺像啊,你繼續,不打擾你表演。
猜的?你這是墳頭燒報紙,糊弄鬼呢!
“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話一聽就知道蘊含了大道理,這是靠猜就能猜出來的?
諸葛亮對水鏡先生的瞭解那是甩了陳難不知道幾條街,就連他都想不到水鏡先生所求,陳難卻說是猜的,這是想一波把他們打擊到死嗎!
然而。
陳難沒有理會諸葛亮和徐庶信不信,而是轉頭向水鏡先生問道:
“水鏡先生,你對孔、孟之道怎麼看?”
水鏡先生一愣,隨即沉吟了一下,忽地向陳難抱了抱拳。
“先生,在說之前,還請先生能原諒我的不敬。”
陳難直接擺擺手道:“無妨!”
他心道:我又不是封建固有思想,隨便你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就算是你要捅破天,咱都承受得住。
“先生,其實我很反對儒家之規中...把孔孟之道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固定服從那些倫理道德。”
水鏡先生忐忑地說道,隨後看了看陳難,發現他臉上沒有什麼變化,而後繼續說道:
“我更傾向於強調自我之慾,我認為應該衝破原有固本的禁錮,呼籲和突出我們個人所思所慮。”
說完,水鏡先生如釋重負地長吁一口氣。
彷彿說出了憋在心裡多年的心思。
“哈哈哈...那就沒錯了!”陳難哈哈一笑。
他當然不知道水鏡先生便是求的這句話。
但他聽過關於水鏡先生的典故。
因為水鏡先生總是愛說“好”字,並且就算是他朋友兒子死了,他也是毫不留情地說“好”。
這與正常的思想行為嚴重相違背。再結合其他關於水鏡先生的典故,陳難便猜測:水鏡先生之所以愛說“好”字,便是做事從“心”出發,嘴上也隨著心裡所想而動,說簡單點便是思想和所作所為都是統一的。
要是正常的儒家思想,必然不會出現如此反常的事情。
由此,陳難便看出了端倪。
水鏡先生的所作所為,與明代思想家、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的唯心主義完全契合。因此。
陳難便大膽地猜測,水鏡先生實際上就是個早期的唯心學家,類似於王守仁的原型。
只是他一直想要探索這種思想,摸索而又得不到核心。
不像王守仁將心學總結了出來,並且發揚光大,因此被奉為一代聖人。
所以陳難直接把王守仁的核心思想這句話給徐庶,讓他帶給水鏡先生。
沒想到......蒙對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這句話也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