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亂世遲早會歸於一統,國風兄認為現如今的諸侯中,誰最有希望走到這一步?”諸葛亮雙目直視陳難。

既然自己已經決定跟隨陳難,那麼陳難日後擇主,自己也必定一同前去。所以,他需要知道陳難的想法。

“看孔明的表情似乎心中早已有答案,不妨先說說你的想法。”陳難打了一手太極,又將問題退了回去。

陳難在諸葛亮面前說話一直是相當的注意的。因為一個不小心劇透了什麼可能就會改變三國的程序。簡單來說就是,和聰明人說話太累了。

他現在只想做一個清閒的簽到之人,根本不想參與到諸侯的爭霸之中。

“不如這樣吧!二位把答案都寫下來,交給我再一起開啟,看看人選的差別,如何?”徐庶出了一個注意。

“可!”諸葛亮說道。

“ojbk!”陳難說道。

……

隨後,徐庶準備好了文房四寶,諸葛亮和陳難分別寫下了心中的答案。

陳難打了個啞謎。他寫的是,曹操,孫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他原本是想寫劉備的,但是此時的劉備沒有半點根基。猶如喪家之犬般,只能到處寄人籬下。

後來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徐庶跟隨過劉備,孔明更是劉備集團的擎天之柱,如果自己再把劉備寫上去會不會又引發什麼奇怪的連鎖反應呢?陳難不確定。

但是劉備也在去往荊州的路上,距離他們也不遠。所以他就寫了個啞謎,讓庶亮二人瞎猜去吧!

不多時,諸葛亮也寫完了,二人將紙條交給了徐庶。

“好,咱們先看看國風的答案。”徐庶開啟陳難的紙條。

“曹操,孫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讀完後的徐庶眼神一陣怪異。

曹操不用多說,先後戰敗袁紹,呂布,挾天子以令諸侯。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說他是如日中天也不為過。

孫氏一族經營江東三世,小霸王孫策遇難後傳位給孫權。雖然年紀尚幼,但拜魯肅為師之後言談舉止已有三分帝王之氣。再加上江東自古多才俊,能人異士數不勝數,絕對不可小覷。

至於最後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莫非說的是劉表?

劉表坐擁偌大的荊州九郡,擁有三十多萬的兵馬,更有長江天塹抗拒強敵。但是世人皆知劉表胸無大志,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是,劉表能名列“八俊”之一,更有單騎定荊州的表現,有怎會是無能之輩?

徐庶認為最後一個人說的是劉表。

隨後,他又開啟了諸葛亮的紙條。

“這……這……”

徐庶驚的已經開始結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