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這樣的?”

這家便利店,跟一般的超市不一樣。

一般的超市側面全是玻璃,就是要讓人看到裡面的商品,這裡反而沒有,雖然臨街足有二十米,卻沒有很大的門面,全封閉的樣子,只在左右側面各開了個通道口,像個巷子供人進入。

員工都是女的,卻都理著短髮,身材相貌精神氣質都不錯。

這個“巷子”寬兩米,大概就是整個的深度,右邊是牆,牆邊牆上固定著椅子,有很多人坐著,正對的左邊,是兩個收銀臺,和食物櫃臺。

食物櫃臺都在玻璃裡頭,那邊付錢,這裡拿東西。

確實也有人進進出出,拿著東西,紙袋包著食物的樣子,看錶情是他們很喜歡的,卻又不方便在路上吃。

“這是超市?”

“這個便利店最早是跟別的差不多,開放式貨架,後來因為很多人進來吹冷氣,然後偷東西什麼的,我媽就決定改成這樣的格局了。”

“那怎麼做生意?”

“有公眾號的,這裡老顧客都加了這個店的公眾號,每天什麼特價他們都知道,在網上下單就可以了。”

“下了單,這裡給打包,或是送上門。”

“哦....那他們能習慣?”

“開始肯定覺得不太習慣,正好前年不是有了那個病,大家突然就覺得這個好了。”

“那你們也過了好幾年艱苦日子啊!”

“哪有什麼艱苦日子,這裡頭還是挺舒服的,你看....”

唐沅伸手示意,“裡頭有她們的辦公室,可以休息,然後就是貨倉,不用天天整理什麼貨,也不用擔心被人偷,累了就關店,只要有人值班,生意還是可以做。”

“吃飯也在這裡。”

連吃帶住倒也方便。

“我們投入很多資金購買商鋪,一邊做超市,一邊用來做小吃店。超市其實只要有門面,貨品可以由廠家直供,還有比較長的貨期。我們養人就比較方便。”

“能養多少人?”

“那可就太多了,你別看這小小一家,我們如果不考慮利潤,這可以養幾百人。”

唐沅說的肯定是包括了供貨商。

林雙估算了下,這家超市,臨街大概有二十米寬,再過去的別的店,門幅都是五米,看來這裡至少是四個單元的商鋪。

兩邊現在弄巷子去掉四米,那麼中間剩下的還有十六米,看進深有十米的樣子,裡面地方肯定不小,而且還是二層樓的格局。

四百平方這使用面積!

拿去給大廠當品牌店都綽綽有餘了。

以前還有個說法,一鋪養三代,商鋪一向是非常貴的,比裡面樓價至少高一倍。

外牆上有捲簾門,有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