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是為了什麼,增加空間感還是別的什麼作用?”林雙注意到,箱子的一面是鏡子。

切葉蟻王國到達到一定的規模以後就會產生新的蟻后。

婚飛的蟻后口下有一個囊,這個囊中就儲存著來自父母王國的少量菌株,並且她的身上也攜帶著能產生抗生素的細菌。

這兩樣東西是新蟻后建立“切葉蟻王國″必不可少的法寶。

切葉蟻的所有行為不僅僅取決於dna的遺傳,有許多是具有一定的學習性和未知的智慧的。

所以鏡子是要看它們有沒有自我認知?

肖麗琴:“鏡子嗎?”

“對,鏡子作用是什麼?”

“空間感是一方面,另一個也是研究看看這些生物有沒有自我意識。”

果然!

“是看它們能不能認得出鏡子裡是自己?”

“是啊,自我意識是很值得研究的。照鏡子看似簡單,實際上要認識鏡子中的自己就是對客體自我的認知。這就需要更高層次的思維意識了。

不是說生物等級越高就越可以,就算是人類,十八個月以下的嬰兒也很少會產生自我意識。靈長類裡頭,大猩猩也很難,反而是猩猩和黑猩猩卻是可以,這個跟智力並不正相關。應該是由腦內單獨的某部分提供作用。”

“某部分,還不知道是哪部分?”

“我們目前推測,是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構成,生物小程式。”

“特定構成?你是說,是這種構成導致了能把鏡子中的自己與真正的自己認定為一體?”

“是的,在自然演化中可能就是一種偶然,而不是必然,但這一點應該是有助於生存,特別在自然界,經常面對水環境,看到水中的倒影,知道是自己,就不會莫名恐懼。”

“不會莫名恐懼也不見得利於生存,水裡還有鱷魚。”

肖麗琴笑笑:“大腦可以不用處理這個額外的資訊,專心留意有沒有鱷魚就是了。”

“狗和貓呢?”

“有難度,但也是可以的,自我意識也是可以誘匯出來。”

誘導?

生物學上的演算法指令集,這個不錯。

林雙盯著箱子裡的那些切葉蟻:“螞蟻可以嗎?”

“螞蟻可以。用鏡子做過紅點實驗可以做分析。就是在它們身上塗紅點顏料。”

“螞蟻有眼睛?我以為它們只是用觸角交流。”

“有啊,是複眼。其實生物交流並不只靠單一手段,我們現在研究也只是很粗淺,反正就記錄一下。”

“還是挺有意思的。會發論文嗎?”

“這有什麼可發的呢,我們從來不公開成果...”肖麗琴很無所謂的語氣。

開始初看時,林雙有種怪異的感覺,這像是個養蠱的地方。現在,林雙猜測這裡這幾個生態箱極可能是用於理解社會形態的。

又看了好多箱子,各種不同的昆蟲蜘蛛。

林雙看看這姐姐,也是佩服她的膽氣。

“這個是需要投餵。”

“這個房間只是讓人看的,需要大家認得這些,但不能碰。”

“......你們這裡還有養蛇吧?”

“有的,但我們的蛇只喂蛋,很安靜的。”

“在...地下室?”

“是的,您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