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舊時王謝堂前燕(第2/2頁)
章節報錯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繁華落盡....”林雙看看林昭,心裡不由得暗想她是不是什麼名門後人。
姓林的後人。
自己也姓林。
對於林雙想什麼,林昭好像並不在意,只是淡淡開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門閥中人過於在意這些浮華享受,也是他們的破敗根源。”
“謝家....”
“謝家最佳演出是在淝水之戰,此時是383年,王羲之已故去二十多年了,灑脫不羈的謝安也已六十多了。當天,謝安與人下棋,僕人送進來一張信箋。謝安草草讀了,就隨手把它扔在一旁。”
“捷報?”
“對。”
“謝安挺能裝啊!”
“是挺能裝的,等到棋局結束,客人打聽信箋內容,謝安若無其事地說:小事一樁,小兒輩已經破賊。客人激動地跳起來祝賀,謝安依舊淡淡地說:再來一局吧。客人一走,謝安急忙返入內室,木屐的齒都折斷了。兩年後,謝安也謝世了。”
“然後十幾年後,謝家王家就被起義軍殺得七零八落。399年,有個也是琅琊人後裔叫孫恩的亡命徒,在浙江舟山起事,很快就攻入了會稽。當時的會稽內史是王羲之二子王凝之,是一個被妻子謝道韞從心裡看不起的男人。”
“王凝之沒有組織軍隊與孫恩對抗,而是設壇求天師。結果,王凝之與兒子全被孫恩所殺。王凝之妻子謝道韞提刀衝入敵軍,被捕後孫恩居然不敢殺她,放她自由離開了。”
“謝安的侄子謝衝與長子一起被孫恩所殺,次子剛巧在吳興伯父家。孫恩後來也攻陷了吳興,太守是謝邈,一家人皆被殺。永嘉太守謝逸也被孫恩所殺。”
“還有一個謝琰,參加過淝水之戰。朝廷派他前往鎮壓,起初謝琰連戰連捷,把孫恩重新趕下海。可是一輕敵,隨即被反撲回來的孫恩擊潰,謝琰與兩個兒子一起被殺。”
“王家後來也就沒有可以耳熟能詳的人了,謝家在淝水之戰前線指揮的謝玄,有個孫子叫謝靈運,痴迷遊山玩水並且寫山水詩。不過此時的天下是鎮壓孫恩起義的劉裕,謝靈運無意官場,被指謀反,不到五十歲,就被處死了。
所以這烏衣巷口的王謝家,短短數十年,就成了尋常百姓家。”
林昭自顧自地說完,看向林雙,俏聲問道:“你悟到了什麼?”
“很多啊!先說第一層”
林雙嘆了口氣:“主導社會程序的是這三類人,大官僚,大資本家,高階知識分子。權利是社會程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官僚掌握權利,可以直接制定社會制度,並且大部分時候權利都是會被繼承的。
大資本家透過錢權交易可以左右社會制度的制定,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不能那就是錢沒給到位,而且財富往往會繼承給下一代。
高階知識分子能夠推動社會制度的制定,無論大官僚還是大資本家,他們都需要借用高階知識分子的智商,可惜的是高階知識分子的智商很少會被繼承。或是因為時代的侷限,或是因為不夠聰明,或是命不夠長。”
林昭面容平靜聽著他說完,也看不出來是贊同還是反對。
“還有一層,就是關於勞動。”
林雙很清楚,唐沅不可能無緣無故說這兩字,肯定有林昭的意思。
用意當然是讓他把思考再深入一點。
網際網路經濟已經對整個社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再加上‘智慧機器’在邊上蠢蠢欲動,未來人類到底存在的價值有多少,身為‘人類精英’的林雙必須要考慮。
至於考慮之後怎麼做,那是另一個問題。
“勞動在社會生產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指生產過程,那麼顯然勞動要跟效果聯絡,可仔細想想,或許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入生產勞動,效果及產生的價值都是客觀存在的,相當多的是暫時無法計算,”
“除了可以用貨幣誘發生產勞動,其實也可以透過別的手段,教育,引導,強迫,哄騙,延期....”
林雙一邊說一邊看林昭:“人是因為什麼而動呢?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社會生產就不會陷入停頓。其實就是健康啊!”
林雙打了個響指,“解決所有的問題都只要把這個概念深入人心就好了。”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