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剛起,小歪的任務就來了。

[任務:盯人嘴唇一小時,結合聽到的內容練習讀唇語,保底一千萬元,獎勵另計。]

“想什麼呢?”林昭大概看不到這麼多內容,她眼中只有林雙,林雙臉上表情她看得很清楚。

“沒什麼....”林雙接了任務,扭頭一臉認真看林昭。

唇紅齒白,真好看。

難怪唐沅說她是個天才,現在可能也只是展露了一點點智慧。

“您接著說吧。”

“說什麼,我已經說完了,倒是你....”林昭看著他,“昨天又是在竹子上飛,後來又水上漂的,我以為你在練什麼功夫,不會是自己亂練九宮八卦掌之類的吧?”

林雙苦笑:“哪有啊...我就是......”

“功夫不要亂練,”林昭提醒了他一句,“你那什麼轉圈圈就過分了。”

林雙嘆了口氣:“我知道了,那這個....”

他指了下這邊上,“農莊怎麼做?”

“其實做農業一般有兩類人,一類是在其他行業有所成就,積累下原始資本,甚至已獲得財務自由,因為情懷或因為看好農業前景,開始進軍農業。

另一類只是普通工薪階層,生活慢慢趨於穩定,略有積蓄,想要實現自己歸隱田園的情懷與詩意,試著租下幾畝良田,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點點地打造。”

林雙點點頭:“我覺得大概是因為土地是最原始的生產資料。”

“你這說法也沒大錯,那你猜哪種人更容易賺到錢?”林昭問道。

林雙想了想:“更容易的話,是後者?”

“對,農業看上去門檻低,實際上相當燒錢,前者看上去是不差錢的,可以大手筆一揮而上,後者就得緊巴巴去算計,長期處於缺錢狀態。”

“但統計下來,那些揮金如土的往往幹不過那些囊中羞澀的,後者反而生存能力、盈利能力更強,也更容易做出更好玩更有趣更有創意的產品。”

“因為投入大不容易收回?”

“因為幹得好地產,不一定幹得好農業。我知道的一個人,之前在建築行業做得風生水起,靠承包專案賺下億萬身家,後來由當地政府牽頭,投資近2個億做一個3000畝的農旅專案。”

“虧大了嗎?”

“這個田園綜合體做了四年多,一直在虧損,始終沒有起色。為了尋找出路,他帶著手下的核心團隊,在全國考察了幾十個專案。”

“在他的眼裡頭,那些專案大多數運營得一般,不少在虧本的邊緣徘徊,有幾個看上去不錯,但不適合他的模式。”

“因為他是用蓋房子的思路?”

“是啊,地產商的邏輯是短平快,時間一久,政策、市場都可能出問題。但休閒農業不管盤子有多大,都是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前期基礎設施的建設,後期運營至關重要。”

“以行道樹為例,一般的農莊和農旅專案都是從小樹苗栽起,但你為了立竿見影,直接移來大樹,光買樹就花費近千萬。”

林雙點點頭,這確實不可取,林昭的農業園成功也是因為她有市場,而且她用了幾年時間去養地。

“大門看上去很氣派,也打造了很多的景觀,豎了很多的雕像,給人土壕土壕的感覺,和周圍的環境也不搭,其次,大筆的錢沒有用在刀刃上,”

“也是,把這些錢做一些有趣的體驗專案或者有衝擊力的場景多好,做產品升級也可以呀。”

“花錢請來很多高階技術人才,為了讓他們能留在專案部,開出比市區更高的價格,不到二十畝的獼猴桃大棚,專門從省農科院請來專家做指導,雖然最後的產品口感確實還可以,但產出全部都用來支付顧問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