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他所殺的人中,有幾個是武林中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他們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師姊、師妹、師姑、師姨、師乾爹、師乾媽,一股腦兒的出來,又約了別派的許多好手,來向他為難,罵他行事不按武林中的規矩。

以上是三聯版中老頑童說的原話。

這些名門大派中人所謂規矩,大多數時候都是嘴上說說。

從林雙這個學法律的角度看,其實很荒唐,他要是郭靖,肯定得問一句,你們學武的不知道什麼叫法嗎?

不是指打架違法,而是說邏輯有問題。

一點都不嚴謹。

比如說,一定要“單打獨鬥”才算可以,以多欺少屬於“卑鄙無恥”。

又比如說,以大欺小不好,以年輕力壯欺負年老也不好,但小的未必功夫不好,老的說不定內力厚實,.....

只練身體的,跟拿兵器的對打,這裡頭公不公平?

六脈神劍,那個高壓電脈衝,這邊拿個大刀上去跟人練,一指戳你個透心涼心飛揚。

在武俠裡,江湖武林都是法外之地,另有一套法則,江湖中人平時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戰鬥力如何。

似乎戰力一弱就感覺朝不保夕。

學武的人比武是家常便飯,打架除了為錢為女人為絕世武學之外,更多時候是因為想試試誰家武功更強。

如果想挑事,只要你去外頭說某人武功高強,立刻就會有人找上他家門求比較。

無論輸還是贏,全都是後患無窮。

這就是為什麼高人總躲到山裡,大魔頭總是到最後殺人無數的原因,躲不起我就殺光你們。

看書多了,就知道名門正派還有一句應急臺詞——對付這等邪魔歪道,不必講究什麼武林規矩,大家併肩子上啊!

所以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所謂的“江湖規矩”本來就是一個邏輯大坑,就好像是現在以米帝為頭目的西方勢力弄的那套大型雙標和話語權。

因為不管怎麼打,首先一點,只有名門正派中人才有資格在規矩下行事。

打架的時候,只有被名門正派認可的自己人,才能享受單打獨鬥的待遇。

如果你不是“自己人”,那麼你就沒有資格受到這種保護。

但只要你學了一招半式,無論你有沒有被“名門正派”認可,都必須遵守“規矩”,因為如果你不遵守“規矩”,那就證明你是“邪魔歪道”,要被無條件打擊。

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想得到“規矩”的保護,就得先被得到“名門正派”的認可,加入他們的圈子從後輩做起。

如若不然,你就是“邪魔歪道”,直接就判你個人人得而誅之。

對了,他們還不會跟你講什麼仁義道德。

怎麼說著說著感覺又深刻了起來。

總之,倒黴的黃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名門正派的那些人打不過他,又輸不起,轉頭就把他全家老小都給做掉了。

這種惡劣的行為,說不講武德都太輕了,用“喪盡天良”評價才比較適合。

當然,這是金庸亂寫的,殺官等於造反啊,哪有什麼名門大派敢這麼幹的?

別說做出來,就是說出來都得要命,轉天就得有大軍上門滿門拿下,首犯秋後問斬,餘者流放三千里。

當然,歸,說的事不用當真,要當真應該先怪黃裳自己,他武功這麼高為什麼不教給家人?

看看金老頭把堂堂狀元寫成個智商欠費的可惡樣。

但這裡頭林雙其實看到了更多,比如說,把九陰真經換一個詞,大殺器,瞬間就能聯想到一堆事。

國家圖書館員工黃裳在編書時突然悟道,進而發明出大殺器。

某天他在與人衝突時,動用了一下,結果...

後來這個大殺器的製作方法就在江湖中流傳,五大高手(咦,五大,好巧)開始爭搶。

黃裳在書裡大概是腦子練壞了,不知道什麼叫降維打擊也就算了,居然不懂什麼叫民不與官鬥,不知道什麼叫身嬌肉貴,你一個六品官跟幾個江湖閒漢打什麼架。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