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對手的反擊(第1/3頁)
章節報錯
日本,神戶,亞瑟士公司總部。
一場緊急會議正在召開。
“就在十分鐘之前,林雙,對,就是那個中國人林雙,以他為主題的內容在全球網際網路上總線上觀看時長超過了一百億小時。”
在場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百億小時,這樣的資料太可怕了!
這些可不是島國小電影,世界上七十億人,一個人看了一個半小時這個傢伙的內容,文字,影片......
這還不包括沒有記錄在網路上的線下討論。
而這僅僅用了三天時間。
作為奧運舉辦國,這一次的日本所思所想已經不是在國家成績上拿到多好的名次,而是想著要把它順利完成。
對於品牌,國家的總體成績好不好更是其次,它們關注的是自己的利潤和市場。
本屆奧運贊助品牌的倒黴程度,怎麼說呢,史上排前三。
東京奧運招商在多年前就已經啟動,獲得了包括朝日啤酒和亞瑟士在內,共68家日本國內贊助商的支援,總共籌集了超過33億美元資金,是奧運會歷史最高紀錄的三倍。
按慣例,在奧運前一年,許多品牌就會開發好新產品並投入生產甚至運輸。
奧運前後加起來營銷熱期正常都會超過一年。
亞瑟士,日本本土品牌,以跑鞋起家,2020年東京奧運會金牌合作伙伴,位於奧運會贊助商體系第二層級,也是該層級中唯一的運動品牌。
耐克,米帝國家奧委會簽約多年的贊助商,負責供應大米國國家隊的鞋服等裝備。
阿迪達斯,德國國家隊....
東京的奧運會,北京的冬奧會,連續舉辦,亞太區已經成為運動品牌提振全球市場的關鍵地帶。
原本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再次發生不利情況,運動品牌也會得益於去年的經驗而能夠更靈活地應對。
可實際情況比想像中要蠻得多。
不僅疫情剎不住車,島國更是重災區。
推遲一年舉辦,很多品牌旗下的優秀運動員狀態糟糕,不是來不了,就是成績大幅下降。
這樣的代言效果可想而知,就算是勉強宣傳也只能被群嘲,拉低品牌價值。
說得扎心一點,就是奧運這牌子有點不行了,號召力也是越來越差勁。
於是,品牌在進行推廣時大刀闊斧調整了方向,直接來了個“去奧運化”的營銷策略。
運動員成績不行了嗎?
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