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知道? 這就是行業裡包裝自己的一種方式。

頭銜足夠花哨,先把顧客震撼住,掏錢的時候也就心甘情願了。想簡單粗暴地去評判一個人的剪髮水平,不用看頭銜,主要看價格。

比如? 在這家剪髮的髮型店? 最便宜的是高階設計師,188元,推測其實是剛剛從助理升上來的新手。

接著是288元的資深髮型師,388元的技術總監,588元的沙龍總監。

雖然都是總監,沙總不知道為麼就比技總高200塊錢。

在本子上,林雙還發現一個神秘的人物——藝術總監,他的剪髮價格是兩千五百元。

手指尖壓在那價格上,十個二百五!

“藝術總監今天不在,去發國進修了。”

又去發國了嗎?

進修回來肯定會漲價的吧!

林雙很慶幸,瞄眼鏡子,身後的託尼胸口有牌子,是個技術總監。

“沙龍總監也不在。”

“他去韓國了。”

“進修?”

“進修,另外還要取他定製的剪刀。”

哦,那剪刀一定是用隕鐵打造,吹毛斷髮。

“很多明星都是改髮型之後顏值猛增的。”

“是嘛...”

林雙看著鏡中的自己,貌似現在顏值就很高,少年感十足,比起上上週,不像同一人。

但鏡子是鏡子,也許別人眼中的自己沒那麼帥。他也沒臉問人我帥不帥。小歪還屏了他的自戀觀感,這挺要命的,人帥不自知,還有啥用。

“妝容也很重要。”

“別看明星在電視上面板什麼很好,其實都是全身刷大白的,然後又有濾鏡。”

“您....天生麗質。”

“我男的。”

“無所謂的。”

呵,.....

“這幾款都可以。”

“都挺適合的。”

“目前的髮量,可以做這個....”

“我的髮量有沒有問題?”

“您...挺好的。要不要我給您拿幾頂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