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專家隨著節目的播出,那博古通今的精妙講評,引經據典的斷代,確定文物年限,以及辨別真偽的細微差距,一夜之間,就被很多喜歡收藏的人記住了。

而與此同時,已經有點熱度降低的島國淘..寶再次引來了爆炸性的關注。

就是這期節目,讓人們認識了幾位華夏有名的文物鑑定大師,也從天下第一行書的熱度降低中再次關注小島國。

節目開場,類似於其他鑑寶節目一樣,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抱著一個不小的盒子走進了演播室。

外觀,看到的盒子很普通,淺淺的花紋,估計就是樟木一類的盒子,只是刷了漆。

一名頭髮花白,姓楊的專家看了看盒子,在小夥子放下盒子的一刻問道:“小夥子,這盒子有點年頭了,你是讓我們看盒子嗎?”

那個帶點精明,卻很普通的年輕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這盒子是我後配的,在金陵古玩市場淘換的,應該是清末的漆器黃花梨,讓各位磚家鑑定的是盒子裡的物品,確定下是不是官窯。”

小夥子看來是個行家,所有人來了興趣,那姓楊磚家笑容可掬的說道:“看來,小夥子對於古玩很瞭解啊,這盒子的確是老物件,而且根據做工,可以斷定是清末大戶人家的物品,還是黃花梨的,儲存完整,漆面平滑,單單盒子估價就可以達到十幾萬以上,遇到喜歡的,二三十萬也正常,你用這個盒子承裝物品,讓我們很期待,麻煩您開啟,讓我們見識下里面的寶貝吧。”

“好的。”

那小夥子上前一步,輕輕的開啟銅釦,掀開了盒蓋,小心的從包著的物品裡拿出了裡面的東西。

裡面的物品一拿出來,臺上八位專家立時盯住了那個不大的東西,姓楊的磚家更是目不轉睛,眼中流露著一抹震驚和驚豔。

那是一個不是很大,正適合把玩的賞瓶,雖然看著有點青花瓷的趕腳,但瓶看著絢麗鮮豔,流光溢彩,又不是青花瓷。

白如雪薄如紙的白瓷底子上,一隻冠羽豔麗的雄雞,正立於山石之上,側首回顧。而雌雞,則在花草之間悠然覓食,周圍還襯以富貴牡丹,整體構圖很精緻,色彩鮮亮之中卻又透出柔和之感。

所有的磚家都不掩飾驚豔之色,那個姓楊的磚家細細的看了看,把玩了下,穩穩地翻了翻底,藍彩料“雍正年制”四字宋體款端正清晰。

楊磚家看完底,小心的將瓶子放在絨布上,抬頭說道:“出鑑定結果之前,我能問下,這是你家祖傳之物還是淘來的。”

謎底即將揭曉,那小夥子很緊張,但也沒有急於追問,說道:“這是我半月前去小島國旅遊,在那裡淘來的。”

臺上的專家在他話音落下的一刻,居然小聲驚呼了下,相互交流了下眼神,小聲交流了下意見,楊磚家按奈著激動,問道:“那我能問下多少淘來的嗎?”

“一千萬日元。”

小夥子回答的很有底氣。

嘶……

楊磚家吸了口涼氣,跟著興奮的說道,“小夥子,你撿到大漏了,這是一個正品官窯,宮廷御用器,琺琅彩閤家歡賞瓶!保守估價兩億人民幣!!”

轟!

這個估價立時讓所有看節目的,包括現場的工作人員都發出驚呼。

兩億,那是什麼概念?

買來一千萬日元,摺合最多六十萬人民幣而已,這可不就是大漏嗎?

那小夥子更加激動,興奮的臉都張紅,都讓人擔心會不會樂極生悲。

一個磚家看出苗頭,忙說道:“小夥子,能將國寶迎回來,比你得到的金錢價值更難能可貴,我只希望這個華夏的瑰寶不要再流出去,現在這麼精美的,只有臺島博物院有一個清末仿品同款的賞瓶,孤品啊!”

那小夥子回過神來,鄭重的說道:“不會,我會讓它留在華夏。”

節目播出,這個開場火爆了,那個賞瓶火爆了,小島國古玩市場火爆了。

隨之而來的是那個小夥子的姓名,朋友圈發出的島國旅遊照片,買下賞瓶的畫面,過海關的畫面,一一被翻出。

這些,說明了一點,這不是炒作,真的是發生在身邊的撿漏。

兩億,遠比天下第一行書帶來的震撼更甚,因為,這個更直觀,有名有姓,愛好收藏,真真切切淘來的珍品,讓剛剛有點降溫的島國淘..寶熱再度升溫。

在金陵華文博物館火爆,商業區古文化火爆,小島國古玩市場再度火爆的時候,薛郎卻在數千公里開外的基地裡拼命訓練。

所有人都在準備,他們,即將出徵。

這裡,徹底安靜了,這裡,一直沒有人再來騷擾。

不但小島國沒動靜,連帶米國也不吱聲了,讓知道的國家大跌眼鏡。北極熊,也沒有再度來,似乎,也興趣缺缺。

薛郎他們實力是提升了,但不是無限度,所以,還需要加快磨合,讓戰陣更流暢,更犀利。

可就在他們準備半月後奔赴戰場的時候,突然,冰凌花的聲音打破了苦練的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