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超乎了讓薛郎的預估,政斧居然拒絕了自己給予的讓步,連碼頭都不要,那可是一大塊的肥肉。

一旦這裡火起來,一個旅遊城鎮就會快速發展起來,短短兩三年,這裡將是一座人口幾十萬以上的小城市。

而公路運輸自己會嚴格控制,所有的燃油機動車到了那個漁村就會被限制進入,所以,全部是海運,碼頭,自然就是這裡物資集散的中心。收入,當然不會低。

漁村的邊緣就是自己的土地了,嚴格限制機動車進入,優質蔬菜的種植,將會在那裡建立基地。三十公里,足夠開發利用了,雖然存在澆灌的弊端,但可以引查郎納河進行澆灌,完全可以支撐那裡的種植。

薛郎大致知道他們的意思,那就是害怕掏出錢,無法回報,不敢跟自己一個光腳的瞎鬧,他們可是有政治前途的,至於錢途,魚與熊掌而已了。

帶著巨大收穫返回,查郎納河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

那些樓房酒店,那些別墅暫時還蓋不好,衝刺,也不是這裡,而是三個景點的基礎設施。

最裡面,那裡已經開始了最後一段的觀光梯焊接。

觀光梯是雙道,一上一下,寬兩米,兩邊有護欄,順著水坡的兩邊攀爬而上。走在上面,可以感受到潮溼的水汽,看到山坡上,水順著光滑的石壁漫流而下,看到一段段的小瀑布,短的三四米長度,長的幾十米。更有一段段水流集中,且陡峭的位置,長一二百米,水花在岩石上翻滾,霧氣瀰漫,猶如仙境。

水眼的位置已經用拇指粗的鋼筋焊了柵欄沉在水裡,不耽誤水冒出,也不會有大的物體落下去了,避免出意外,也避免水道再次堵塞。

山頂,是一片可以駐足的岩石平地,四周有粗大的護欄,可以眺望周圍的景色,尤其兩條龍的顏色夾雜在群山碧翠中,更顯得活靈活現。

河道里,一個個臨河的簡易碼頭修建完畢。二十個部落沿河而居,距離河岸最近的只有兩公里,遠一點的也不超過十公里,是另外十個後新增的部落分散居住。

他們那裡可以開墾一些土地,主要的生活來源將是賣一些手工藝品,賣一些山裡的野果,換來現金或者小玩意。

那些小玩意都會被定期收走,當然,價格不會高,送回入海口那裡,或者是半島,清洗整理再次售賣給下一批遊客,週而復始,源源不斷的重複利用。

到了半島,瀑布那裡,巨大的石頭上可以戲水,可以垂釣。順著水流逆流而上,喜歡低溫水域的魚類很豐富。

瀑布,邊緣更有一道已經在山體上開鑿完畢的臺階蜿蜒而上,就差一塊塊兩米長的石條鋪上了。兩邊的護欄已經埋好焊接完畢,就等石板的到來了。

站在臺階上,不但能就近領略瀑布轟鳴而下的氣勢,還能上到瀑布頂端,看著瀑布的水冒出,跟著傾瀉而下,看到周圍美麗的景色,色彩斑斕的自然景觀。

重點就是溶洞那裡,一條寬敞的車道在一溜樹叢邊沿爬上山坡,直接抵達停車場,便於懶的人花錢乘坐電瓶車上去。

樹叢另一邊,是兩條寬四米的臺階,一上一下。

中間,距離不到一米,有簡單的護欄。一條鋪滿各種顏色鵝卵石的小溪潺潺流下,時而形成小瀑布,時而平緩流淌。

這水是從山體裡直接用三寸不鏽鋼管引出,自然流淌而下,且因壓力大,流速很快。

小溪是便於降低山道上的乾燥和熱度,為兩邊大樹長起來之前,解決點實際問題,都可以直接飲用。

薛郎一回來,就下達了命令,遠在千公里之外的石材開始裝船,預計五十個小時穩妥能到。

同時,用電話通知了柳敗城,用約定好的密語讓他做好最後打包準備,所有的物品都要運下來,等待裝船。

金龍,已經完成了澆鑄,這會,上百人的小心操作中,已經將金龍一塊塊的裝箱,用槽鋼焊就的巨大框架,固定住金龍,再用木板進行包裝,留下吊環,小心翼翼的運到了洞口附近,都停在道軌上,等待最後裝船。

洞裡,這會已經基本搬空。沒時間搶救整理,就小心的打包,運下山頂。

柳敗城接到電話後,聽完命令,跟著說了句:“薛總,你這會有時間就來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