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段影片出現。

影片裡,馮瑩被長槍短炮包圍著侃侃而談。

“各位媒體朋友,清源米業一直致力於打造放心米的同時,也在積極回饋社會,這次的博物館專案已經籌備了一年多,目前時機已經成熟,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不會讓社會失望……展品的豐富也不會讓關注清源米業的朋友們失望……目前,國家文物管理局,歷史學者已經進駐,都在緊張忙碌,為即將展出的展品做最後鑑定……”

看著影片上馮瑩雖然歲數看著就年輕,稚嫩,卻並不怯場,而且渾身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薛郎和左伯陽只是覺得還算得體,陸錦卻看的兩眼放光,顯然被馮瑩青春靚麗的自信打動。

待影片播完,左伯陽笑著說道:“馮瑩的廣告不錯,雪鳳的借力把脈很準,明天就看到效果了。”

薛郎點了點頭說道:“是不錯,後天是奠基儀式,大家準備吧。”

大家剛剛領命,左伯陽卻說道:“薛總,這效果還不夠,霧裡看花,對商業區的期待還不能達到預期,對於樓盤的售賣幫助不大。”

薛郎抬頭看了他一眼說道:“你是說還要下猛藥。”

左伯陽點了點說道:“咱們手裡不是有國內權威人士嗎。他們應該已經憋壞了,用一件華夏的足以引起轟動的重器,一件西歐能引起世界震動的重器,再加上幾塊石頭,應該能讓這裡的溫度再升高,讓博物館的期待值猛增,讓外資也進入。”

薛郎的眼睛眯了起來。

這樣的確能讓博物館有吸引人的資本,但也增加一些麻煩。

這樣的話題陸錦和馮瑩參與不進來,陸錦只是偷摸衝馮瑩豎了下拇指,馮瑩報以嫣然一笑,倆人就靜靜的聽著,再沒動作。

琢磨了會,薛郎抬頭問道:“那裡確定沒問題。”

左伯陽笑了笑說道:“內部不說,外人當然不會知道,加上那裡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靠近的,放心。”

薛郎相信左伯陽說的,他的那些黃金雕件雖然極其珍貴,但跟那裡的一些重器比起來,也就那樣,數量如此之大,這麼多年都沒出過問題,應該有特殊手段。只要控制住那些磚家,讓他們不知道那裡具體位置,離開彩條布後就找不到那裡就完了。

確認可行,他點頭說道:“行,那就這麼辦,我一會去跟柳總說下,看看什麼可以拿得出手,動靜會大的東西,讓專業權威人士在刊物上發表文章,馮瑩進行實物跟進,但在資訊平臺上釋出,非官方。”

左伯陽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一來馮瑩要火了。”

馮瑩白了左伯陽一眼說道:“火什麼啊,還不是想知道些東西,不關機都不行。”

“哈哈,”

薛郎和左伯陽大笑。

他們在這謀劃如何能再動靜大點呢,外面這會已經火爆。

不單單是網路上,各主要城市的超市也火了。

原因無他,網上資訊引起熱議,褒多貶少,自然讓大家知道了一個名字,那就是清源米業,知道了一個品牌,清源大米。

而雪鳳眼光當然有,在薛郎影片連線會議的時候就提出了借力跟進,迅速推出清源大米。

於是,早已經準備就緒的龐大運輸機器開動,各主要城市本就已經進駐,並做庫存了,只是還沒來得及全面銷售。

這一刻,各超市都大力推出了清源大米,尤其是金陵,這是博物館的所在地,關注度更高。

在第二天市裡。省裡領導親自到場,跟甲方投資人薛郎,一方承建人張恆發舉行了奠基儀式後,跟著新聞的熱度,清源大米走進了相當多一部分人的視線裡。

火爆,就此拉開了序幕。賣場的大米八成都在銷售著清源大米,雖然這是曇花一出現的火爆,後續要看米的質量和價效比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重複消費,但這一次的火爆,一兩週內,將會讓清源賺的盆滿缽滿。

家裡的生產自然不用細說,已經是成熟的體系了,庫存也能滿足全國市場的需求,不會出現斷貨現象。

而同時,雪片一樣的訂單直接飛到了廠裡,都是單位的訂單,以金陵為最多。

那天參與了觀光晚宴,領導們緊急研究出方案後,薛郎這邊什麼要求也沒提,就是規規矩矩的交錢投資,讓這些領導心裡有底了,政策允許的給了,那老人們來的面子也要給,不單單是該給的政策到位,還有大米。

本來,在薛郎離開國內的一個多月裡,米廠就接到了幾十個大訂單,都是大公司的訂單,簽訂全年預購合同,已經讓米廠火爆,這一來,更加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