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同門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淨空方丈知賊子勢大,索性命弟子開啟山門,眾人便在大雄寶殿前等候,不多時便聽見馬蹄聲漸近,有一十七騎飛奔而來。
這十七人身著黑袍,腳下的馬卻都是赤紅色,臉上帶著面罩,看不清相貌。他們到了寺門口,齊齊下馬,往寺內走來。只見一人走在最前,身後的人並作兩排,每排有八人。
為首的黑衣人邊走邊道:“明月莊眾人前來拜訪!”他的聲音沙啞,又很有滄桑感,似乎是五六十歲的老人。
但這句話中氣十足,輕飄飄的傳到眾人耳中,竟好似人在身邊說話一般。十七人進了寺門,直奔大雄寶殿。只見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站了不下五六百名僧人,僧衣的顏色也不盡相同。
一人忽笑道:“二哥你瞧,這少林僧人怕了我等,居然請了幫手。”
為首的黑衣人道:“十四弟莫要胡說,少林和尚最是沽名釣譽了。必定不屑幹那以多欺少的勾當,況且他們便是一擁而上,咱們也不必畏懼。”
這些賊子居然出言譏諷,眾僧人都是心中有火,那武僧總教頭淨意大師想起重傷的弟子們,忍不住斥道:“好賊子,你們佈下埋伏重挫我少林一百零八名弟子。現在居然還敢惡人先告狀,真是厚顏無恥!”
那為首的黑衣人卻冷笑道:“那日,確實是我明月莊八大金剛帶了莊內五十六名好手一起出手。可我等一沒下毒,二沒使詐,以少勝多,堂堂正正的打敗了你們少林武僧,要說起惡人先告狀,恐怕是你們少林弟子愛做才是。”
淨意心中怒火大作,淨空方丈忙道:“師弟稍安勿躁!今日自當與這些賊子做個了斷,也不急在這一時。”
待眾人到了大雄寶殿,眾僧四散開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那為首的黑衣人朗聲道:“明月莊二天王止虛子攜莊內眾人,前來拜會。”
接著眾人一一報上名號,三天王叫做百里英,四天王諸葛深,五天王孔秀,六天王司馬澹、七天王蔡陽、八天王李鳳藍、九天王崔柏、十天王魏勝。
那八大金剛卻不報上自己的姓名,只報了個外號:金剛客、妙公子、虛無俠、自在大夫、闢毒師、神俠客、除災人、隨求生。
“十五日前諸位留信,說要來拜訪,我寺知道諸位所到之處非死即傷,便邀了禪宗各派前來助陣。今日你等只管劃下道來,無論比試拳腳棍棒還是輕功暗器,我禪宗弟子都一一奉陪。”
“禪宗弟子?七弟,你且來和這些個和尚講講道理。”
一人悄然而出,緩緩摘下面紗,他面部似是受過重傷,半邊臉塌陷進去,容貌已毀,剃個光頭倒像是佛家弟子。
“淨意大師可還記得在下啊!”
“你便是那日纏住我,害我無法分身的惡賊!”
那人點點頭,嘆道:“諸位高僧,你們可還記得當年少林藏經閣失火一事啊!”
淨空方丈想起多年前往事,猛地想起一人,忙道:“莫非你是,悟性……,不可能呀,悟性師叔早就跌下山谷,重傷而死了。”
“不錯,悟性和尚早就死了。經那一劫,他早已叛出少林寺,也不再是佛家弟子,從此世間再無悟性和尚,只有明月莊七天王一棍擎天蔡陽。”
淨意道:“我想起來了,悟性師叔是帶藝入寺,在出家前他的名字好像便是蔡陽。”
蔡陽冷笑了幾聲,嘆道:“二十年重歸故地,早已物是人非了。今日我前來,便是為了報當年被逐之仇。”,他看了看那大雄寶殿,笑道:“那天夜裡藏經閣遭遇大火時,相國寺悟心禪師也在場。大家明知是有惡賊處心積慮、蓄意而為,卻偏偏把罪名怪罪到我頭上,還命戒律堂的人把我的手腳打斷,如此兇殘的手段用在一個盡了本分的無辜之人身上,你們這些高僧不覺得愧疚嗎?”
“阿彌陀佛!”悟心禪師嘆道,“此事於情確實處置不妥,但是少林祖師定下的規矩,已傳承近千年,我輩不可不遵啊!”
“放屁,我和那只有十四歲的弟子力戰賊子,你們卻說我保護不力,將莫須有的罪名扣在我頭上,到了今日還不知悔改嗎?”
淨空方丈道:“身為少林弟子,當恪守寺規,藏經閣被付之一炬你罪孽深重,自當領受斷四肢之刑。可你卻不知悔改,打死了兩位行刑的師弟,實是孽障重重。”
“當日我的雙臂皆斷,本來也是一心求死,但你等對一個孩子也下此毒手,還舔著臉自稱慈悲為懷,真是厚顏無恥、藏汙納垢。若不是我殺了他們,如何救我徒弟性命,只是可憐我那徒兒被你們逼的和我一同跳下懸崖,我落入了河中保住性命,他卻命喪黃泉,一命嗚呼了。”
這話一出,眾僧皆是議論紛紛,戒律院首座淨戒大師正色道:“胡說八道,當日賊子上門挑釁,你卻不立刻鳴鐘示警,而是好大喜功。妄圖以一己之力拿下賊人,這才給了對方放火的機會。藏金閣如此多藏書被毀,你實有難以推卸的責任。你那弟子對你多做袒護,不肯說出此中實情,也是大大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