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正式到來。

年初,大家拜年的拜年,回孃家的回孃家,新年剛過,也沒有什麼事情必須要忙的,春耕時分還沒到來,大傢伙就能稍稍的歇口氣,重新回味回味過年的餘韻。

吳有勝大年初,也是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家裡,也就初五那天,去了給一些同學朋友等拜了個年。

..................

..................

自從年三十這天,吳有勝家弄了臺電視機回來,村民們晚上,都會來吳有勝家蹭電視看。

白天的時候,倒是很少來,一到了晚上七八點鐘,就紛紛上門了。

吳有勝也不好說些什麼,只好放了電視。

這時候,電視節目很少,除了新聞,也就一些老片子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電視可看。

村民們也不會像年三十晚上那樣,凌晨幾點鐘才回去,一般看到晚上八九點的樣子,大家就會準時起身回家去,第二天要早起,不用春耕,不代表不需要幹活。

在農村,只要你想幹活,就沒有空閒的時間。

割草餵豬餵牛,餵雞餵鴨,翻地鬆土,砍柴拾柴火,等等等等,只要你勤勞些,總能找到活幹的。

當然,農村也多勤快的漢子婦女,要是不勤快,那日子就難過了。

這年頭,也沒其他的進項,都只能在地裡刨食,沒有說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的,很少很少。

..................

..................

時間,過的很快,一眨眼,一個月就過去了。

從二月份開始,天氣就漸漸的變暖了,春耕也差不多開始了。

翻地,鬆土,育種,除草,施肥..........

從這一刻起,就很少有閒下來的時候了。

整個人從早上,到傍晚時分,除了吃飯時間,就都像個忙碌機器一樣,勞作個不停,大人小孩兒都如此。

不如此,一年的收成哪兒來?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經驗。

.....................

.....................

二月的一天,天氣晴朗。

吃了飯,村民們互相打了個招呼,就扛著農具出去了。

另一邊,吳有勝吃了早飯,就和楊玉秀說了聲,就騎著車出去了。

趁著今天天氣好,吳有勝打算去採購一些禽苗回來。

雞苗鴨苗,還有一些鵝苗,弄回來養。

同時,村裡大部分人,也都託吳有勝幫忙採買一些回來。

大家這些天每天都看電視新聞,從這些新聞裡,也多少知道了些改開後政策鬆了很多很多。

其中,還有報道一些改開後的成果,有些沿海地方,因此富裕了起來。

富裕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進行貿易,有的開工廠,有的則是養殖起家,總之,這極大的激發了村民的熱情。

同時,也看到了希望。

他們也想過上好日子,身處內陸地區,其他的沒什麼辦法,建工廠、搞貿易啥的,和這邊搭不上邊,養殖這塊兒,大家就上心了。

今年,家家戶戶都準備多養一些雞鴨,甚至有不少家庭,都準備養豬養牛。

有不少人家都已經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