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修朗聲道:“東陵近百年間大力發展經濟農桑,致使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而我們北周卻只顧著將錢銀用於軍資。戶部可以查查近百年國庫的錢銀去向,可有三成用於民生?”

“孤從東陵一路來到北周,路上所見不乏流離失所的北周子民,面黃肌瘦的孩童,孤倒要問問,是冰冷地圖上繪製的疆土範圍重要,還是我北周子民一顆顆火熱跳動的心重要!”

“孤奏表所言,句句肺腑,取東陵之長,補我北周之短。北周好戰多年,也是時候修生養息一番了。各位大人若還有疑問,不如直說,孤一定為各位解疑答惑。”

眾人默然。

賀蘭英見形勢不妙,再這樣下去只怕朝臣都會被呼延奕拉攏過去。

“殿下,莫不是東陵怕了我們,所以讓殿下來危言聳聽一番吧。”

宋陵修聞言反笑:“孤聽聞賀蘭大人家中兩位公子,文不成武不就,打架鬧事倒是一流。既然賀蘭大人主戰,那麼更應該以身作則了。若下次開戰,孤一定把兩位公子尋個前鋒的位置,好讓賀蘭家好好報效北周。”

賀蘭英臉色發青,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有了賀蘭英的前車之鑑,其餘人皆是沉默無語,就怕一個不小心,宋陵修就把家裡的兒子送去當排頭兵。

“孤的奏表中,有三點。第一,重視文臣。孤認為我朝過於重武輕文,敢問現在朝堂之上,文臣可佔有四成?又有朝廷命官多少出身草根?孤提議,今後效仿東陵,開展科舉,大力提拔有能之士。並且在各地設立免費學堂,鼓勵平民識字學文,為北周培養更多人才。”

“第二,因地制宜。北周地域遼闊,但西北地區皆為草原,人煙稀少,大部分百姓都聚集在周都城周邊的城鎮。我們可以鼓勵百姓從事畜牧業、狩獵業,並推動種植棉花。棉花是北周大部分地區最適宜種植的農作物。而皮革、毛製品、棉織品正是東陵缺少的。我們同時修建道路、驛站,可以和東陵商議,在兩國邊境城池設立固定的交易地點和時間,加大與東陵的貿易往來。”

“第三,修生養息。如今之北周,看似強大,實則中空。養兵養馬,耗資巨大。常年的征戰讓百姓身心俱疲。孤建議,放歸士兵,減輕賦稅。我們可以根據軍功大小,賜予他們土地,鼓勵他們進行農業生產,輕徭薄賦,宮中及官員都應尚節尚儉,順民之情,與之休息。”

“若按孤所言,孤可保證,五年後,國庫錢銀可翻一倍,若達不到,孤願以死謝罪!”

不破不立,北周如此,他亦是如此。

大家對他的過往心懷芥蒂,他不如趁此機會,一次性將他們得罪個徹底。

場上鴉雀無聲。

賀蘭英心有不甘,乾巴巴地質問:“殿下如此重文輕武,莫不是因為武功是殿下的弱項吧。北周素來重御射武術,若如殿下這般,只怕對不起老祖宗吧?”

“孤何曾輕武?孤支援重文,亦重武。孤如何對不起老祖宗,按孤所言,可致北周富強昌盛,河清海晏,老祖宗高興還來不及呢?再者,賀蘭大人說武功是孤的弱項,五日後是秋獵,到時賀蘭大人可要好好指教指教孤的御射了。”

眾人臉色鐵青,面面相覷,剛才是誰說的太子殿下看起來好欺負的?

這是好欺負的樣子嗎?

虞國公總算鬆了口氣,與此同時也難免有些鼻酸。

殿下這般優秀,可惜女兒福薄,沒有看到……

呼延極作壁上觀這麼久,總算面露喜色:“哈哈哈,此等魄力,真乃吾兒啊!”

宋陵修今日舌戰群臣,看來是一戰成名了。

自此以後,只怕誰都知道這個太子殿下不容小覷。

北周皇宮。

“陛下,奴才打聽到太子殿下留下的那兩個虞國公府的家僕,在東宮待遇完全不像下人。而且那日虞將軍在屋後等候了許久,那兩名家僕和殿下反而在屋內。”

“仔細查查他們。”呼延極揮手屏退暗衛。

那兩個人究竟是誰?能得奕兒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