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挽君青梅竹馬,她為何處處不信我?”

沈昶醉了,眼中滿是迷惘,出口的話聽起來如同小兒語。

這可不是堂堂攝政王該出口的話。

趙恆知道沈昶口中的挽君正是荀太后賜婚給他的新婚妻子,不過二人青梅竹馬,他一點兒也不知情。

且聽沈昶的意思,怎麼好像還是他自己單相思?

趙恆被這念頭嚇了嚇。

男人也愛八卦,趙恆想起自家後院的婦人常常提起沈昶滿是憧憬的神情,忍不住刺他:

“是不是她不愛你?”

趙恆思來想去只有這種可能。

一個婦人不信任自己的丈夫,除了不愛他還能是什麼?

愛會使人愚昧。

陸挽君如此清醒,大抵不愛沈昶。

醉了酒的沈昶聽了這話,立刻出聲反駁:

“怎會,我與她早通了心意。”

沈昶與陸挽君確實有過一段似是非是的美滿時候。

陸挽君十三歲那年,被南陽拾掇十歲的荀溫儀將她推下寒潭,是路過的沈昶救起了她。

也是在那年,沈昶第一次當著荀太后的面說二人早有婚約在身,願等陸挽君及笄之後求娶她。

荀太后自然不會做惹人討厭的壞人,說要留陸挽君留到十八歲,還說沈昶若是願意等陸挽君到十八歲,再談後話。

當時的沈昶還是毛頭小子,與荀太后的關係也還未岌岌可危,自然也就應下了。

沈昶自此以後時常找各種藉口進宮來見陸挽君。

他自己也說不上喜歡陸挽君是那份“婚約”的責任,還是知好色而慕少艾。

快十四歲的陸挽君亭亭玉立,像一株含苞待放的芙蓉,處處透著青澀的美。

可偏偏那時的陸挽君對他恭敬得很,一點雷池都不越。

她把他只當作一個救過她的恩人。

後來南陽見沈昶對陸挽君越發上心,她則對陸挽君越發打壓。

陸挽君是個感情遲鈍的人,她及笄之後才發現南陽打壓自己,是因為南陽喜歡沈昶。

自此之後她對沈昶的態度才漸漸開始改變。

當然,這裡頭不乏有荀太后的提點。

在荀太后有意無意的撮合下,沈昶和陸挽君在宮中算是眾所周知的一對,可是二人的感情在陸挽君十六歲那年,沈昶出征西域而終結。

沈昶邊關一去三年,剛開始時二人瞞著荀太后互相通訊,陸挽君在信中也寫一些似是而非的情話,直到二人通訊被荀太后發現。

那時沈昶不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朝堂都有了一定的支持者,荀太后整日氣急敗壞,後悔讓沈昶掛軍出帥。

沈陸二人的通訊對荀太后不亞於是久旱逢甘霖,她開始著手策劃利用陸挽君對付沈昶。

陸挽君對沈昶那點兒微末的感情一擊即碎,阻了二人通訊之後荀太后開始給陸挽君洗腦,有意無意提到陸挽君叔叔陸寄山叛國不是他的錯,他只是替罪羊,而真正的幕後黑手是已經去世的沈王爺。

再後來,荀太后又把陸欽送去了西北,承諾陸挽君若是聽她的話,陸欽就會安然無恙。

然送走陸欽反而激出了陸挽君的反骨,她不願意再聽荀太后的話,也不願意做荀太后的棋子嫁給沈昶。

但胳膊擰不過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