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你下去給朕熬藥,今日朕同你說的話,你不得往外傳一個字,若有人打聽,你就說朕……朕還能活個十年八年。”

“陛下本來有延壽十年的希望,您千萬別自我放棄。”

“朕不是傻瓜,朕富有天下,還不想早早死了。”

皇上擺了擺手,神醫退了出去。

郭太監默默垂淚,“皇上,神醫的話不可信,您不會……”

“不提他延壽十年,先按照半年安排。”皇上揉了揉自己的臉,為讓自己腦子清醒,“你派人給阿陽送信,朕給他半年,半年內他不許就藩,在江南為朕清除弊政,朕賦予阿陽先斬後奏之權。

長江以南,朕說的,全部靖王說得算,在半年內任何彈劾靖王的摺子都不必交給朕看。”

他怕自己忍不住看了,疑心阿陽壞了他對後事的安排。

郭太監道:“奴才這就派人去給靖王傳話,陛下,您把南邊封給靖王了?儲君怎麼辦?”

“儲君?是魏王還是趙王?”皇上搖頭,苦澀道:“他們兩個本來還好,自從受了傷,一門心思都在怎麼生孩子上頭。

朕得敲醒他們,沒有兒子就不能過繼抱養嗎?沒有兒子就無心爭儲君,當皇帝?

在自己身邊用心養大的兒子,縱然不是自己親生的,也不差什麼了,阿陽就是個好例子!

實在不成,朕寧可給了阿陽!”

“陛下。萬萬不可。”郭太監給皇上跪了,這話是他能聽得?

皇上冷笑道:“你呀,格局小了,阿陽姓穆,承接朕的皇位還能對朕的兒子下狠手?朕也不會被請出太廟去,反而合了太后的心思,說不得老三也能撈一個皇帝噹噹。

皇位是朕謀算而來,最開始的基業得自大哥,朕把基業交到老三手上也算還了大哥的恩情,死後也能同大哥有個交代。”

郭太監輕聲提醒:“高雍王還在呢。”

“太后從來沒承認高雍王是大哥的親生骨肉,他的名不在皇室族譜上,朕對他令有安排,絕不會給他半點機會。

因為朕知道,他很朕,恨著太后……朕不怕侄子心狠手辣,不怕侄子野心勃勃,朕怕死後,被得勢的高雍王鞭屍。”

郭太監艱難嚥了幾下口水,喉結滾動,“奴才……您心中有分寸奴才就安心了,靖王……野心……”

“阿陽不一樣,他是朕當兒子養大的,兒子身份重過侄子。”皇上緩了一口氣,開口道:“朕把他留在江南,離著京城不近不遠,正是適合,倘若朕的兒子爭氣能穩得住,穆陽會是天穆最好的屏障。

倘若朕的兒子穩不住,預期便宜了外人,還不如給阿陽機會。

畢竟朕……朕也知這天穆江山,朕同阿陽各佔了四成,剩下兩成是楊家的。

你一直跟著朕,別同朕說你不知阿陽為老子當上皇帝做了多少事,再露出驚訝的神色,朕懷疑你是不是在朕面前裝糊塗。”

郭太監趴在地上,一動不敢動,更咽道:“陛下明鑑,奴才對您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您一旦……請准許奴才殉主,隨您而去,繼續伺候您。”

皇上眸子閃了閃,嘆道:“不至於,朕不要任何人殉葬,你有心為朕守幾年陵寢算是全了主僕之情。”

“罷了,不說這些事,你親自去把魏王同趙王叫進宮,再派人仔細伺候其餘的小皇子,他們……

朕沒時間挨個去看他們是不是適合,沒有楊皇后的血緣,她沒心思做個慈母。”

皇上否定了在小皇子中間挑選儲君的心思,他有心帶著楊皇后一起……一起死,留小皇子登基,朝政穩定不了。

對雲默的忠心皇上半信半疑。

皇上能讓雲默完全忠誠,可不知事情的奶娃娃可未必能讓雲默獻上完全的忠誠。

郭太監領命退下。

皇上悠悠嘆了一口氣,半年?!

生前沒得到楊皇后,死時他們兩人葬在一處也算是撫平他此生的憾事了。

昭陽殿,楊皇后突然覺得心尖一顫,彷彿心悸的痛處傳遍全身。

楊皇后放下毛筆,合生奏摺,問道:“今日皇上沒來?”

女官低聲道:“是,皇上出了御書房,向昭陽殿來,兩個小太監惹怒了皇上,皇上一氣之下杖斃了他們,說不好再把血氣帶過來,明日再來看您。”